論文編號:HY2428 論文字數:9994,頁數:10
初探語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摘 要]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教育。面對近年來見諸報端的校園自殺和傷人事件不斷發生的現狀,以及青少年生命意識淡薄甚至缺失的嚴重問題,在我國實施生命教育是大勢所趨。然而,我國語文教育存在忽視生命存在、成長和發展的現象和問題。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深厚的人文內涵,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和審美資源等潛在優勢,實現生命教育與課堂教學的融合。輔之以必要的課外活動,喚醒學生生命意識,使其關注和珍愛生命,欣賞和敬畏生命,最終達到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價值的生命教育目標。[關鍵詞] 生命教育; 語文教育; 人文性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教育。正如葉瀾教授所言:“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關注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能體現生命關懷的事業。”[1]早在1968年,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首次明確提出生命教育思想。日本于1989年修改新《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對生命的敬畏的概念來定位道德教育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