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249 論文字數:6249,頁數:05
淺議王維詩畫創作中的“佛”性 王維全家誠信佛法,他的詩畫創作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寫了不少禪趣詩,使其在唐代詩壇上風格獨特,死后被稱為“詩佛”。 心底有佛,處處顯佛緣。生活中的佛影;創作中的禪機。與佛相悖,不意露塵緣。學無生不求因果;說出世;心念報國。無奈抉擇——相融儒、釋、道。首先,要對他信仰佛教的原因作一些了解。其次,要理解王維的“心底有佛”和“與佛相悖”,還要對他所信仰的佛教作更深一層的了解。只有用儒、釋、道合一的觀點去分析,評價王維的藝術,才會很好地回答其詩畫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矛盾性和復雜性。 心底有佛 與佛相悖 無奈抉擇——相融儒、釋、道 一、心底有佛 處處顯佛緣 生活中的佛影王維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玄機,他名維,字摩詰,連讀恰是“維摩詰”[ 維摩詰:菩薩名。梵文音譯,意譯為“無垢稱”、凈名。任繼愈,《佛教大辭典》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3年8月版 第1143頁。]——佛教著名典籍《維摩詰說經》里的主人公。《維摩詰說經》專說般若[ 般若:梵音,意謂智慧。],是一部專講不必出家卻照樣念佛的居士經,是禪宗根本法典之一。王維以維摩詰作自己的名與字,可見他對其人的仰慕之情。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