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169 論文字數:7683,頁數:05
論屈原的悲劇性人物形象[內容摘要]屈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就其改革理想而言,是推崇“美政”;就其抱負而言是為了讓楚國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由于與以楚王為代表的貴族集團的利益相沖突,被流放,終因不堪國家淪亡的命運而憤然離世。屈原的悲劇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他不接受現實奮力抵抗的必然。關鍵詞:屈原 悲劇 歷史的必然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鼻虺錾碣F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