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1879 論文字數:7170,頁數:05
論辛棄疾詞中婉約與豪放風格的矛盾與統一[內容摘要]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濟南)人.辛棄疾早年受祖父辛贊影響,培育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他20多歲時,曾組織了一支抗金義軍.并受當時義軍統帥耿京的派遣,與南宋朝廷聯系,試圖里應外合,協同作戰.后南下,任江陰簽判,在此后四十余年的生涯中,他除了有一半時間輾轉在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外,大部分時間賦閑在家.作為一個主戰派,他有勇有謀,但生不逢時,郁郁而終. 辛棄疾的詞集名《稼軒長短句》,存詞600余首,是宋代存詞最多的詞人.辛棄疾從二十二歲起便擔當起了打擊敵人,報效國家的責任,年紀輕輕就建立了卓著的功勛。這就決定了他的詞決不會是淺斟低唱,剪紅刻翠的風格。它們首先應澎湃著愛國熱情和建功立業的決心,在他的名作《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賀新郎,用前韻送杜高》都十分明顯的表現了出來。然而,細細體會,又會感到他的詞中存在著某種矛盾,從而造就了辛棄疾詞的獨特風格。下面,我就嘗試這就辛棄疾詞中豪放與婉約的矛盾與統一加以論述:[關鍵詞]婉約 豪放 矛盾統一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