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1503 論文字數(shù):6359,頁數(shù):05
《水滸傳》中潘金蓮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摘要] 《水滸》中對潘金蓮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為了襯托英雄武松的高大。由于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潘金蓮的藝術形象,“蕩婦”與英雄好漢們就一同流傳至今。潘金蓮是罪有應得,但在今天的文藝論壇,就“婦女解放”這一論題,就不乏有人為她鳴冤昭雪。潘金蓮無疑是舊時代的犧牲品,是封建制度下下層婦女被辱沒和殘余個性的一個典型。[關鍵詞] 潘金蓮 人物形象 女性 生存狀態(tài)
由元末明初施耐庵、羅貫中整理加工、修改、補充而成為長篇歷史小說的《水滸全傳》(以下簡稱《水滸》)可謂家喻戶曉;小說塑造的一百零八個性格鮮明的英雄好漢幾百年來不僅在民間“街談巷語”,且反映在說書演唱、戲劇繪畫諸種文藝形式中,更是膾灸人口。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ǎng)(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wǎng)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