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1155 論文字數:5184,頁數:06
自救的“惡魔”——蘩漪形象新解 [內容摘要]在曹禺話劇《雷雨》中,蘩漪形象是永恒的經典,她的性格是復雜的,對她的讀解既不能落入窠臼,也不能走向極端。在一定意義上講,她是一個被侮辱者和被損害者,她的一切“瘋狂”行動無非是為了“自救”,但是她的自救決不是追求單純的愛情,更不是理智的個性解放,而是原始的情欲的體現,這樣蘩漪又是一個富有“惡魔性”因素的形象。曹禺從基督精神出發,立足人性這一自然法則,超越善惡的界限賦予蘩漪“惡魔性”因素,并將這一因素的破壞性及創造性表現得淋漓盡致,賦予蘩漪永恒的審美魅力。 [關鍵詞] 蘩漪 惡魔性 原欲 曹禺是中國最杰出的戲劇大師,他所創造的《雷雨》、《日出》等劇作,以其精湛卓越的藝術與對人性的深刻細致的刻畫,成為20世紀中國戲劇經典,而作品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更是藝術精品。在這些眾多的形象中,曹禺刻劃得最成功的,就是女性形象,尤其是那些不滿于現狀而富有反抗性的女性形象,如周蘩漪、陳白露和花金子等。而在這些女性形象中,蘩漪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曹禺也將蘩漪視為是自己最喜愛的人物,在《雷雨·序》中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