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1016 論文字數:5108,頁數:04
杜詩走近人民的足跡[內容提要]:本文旨在探尋杜詩“人民性”這一特征形成的過程。儒家文化造就了杜甫的憂患意識、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是其詩歌創作走近人民的思想基礎;旅食京華的十年中,他目睹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一現實,這段生活是其詩歌創作走近人民的開始;戰亂、飄泊中,他以自身的經歷真切地感受到了民生的疾苦,與普通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其詩歌創作已徹底走近了人民。這三個方面的有機結合,使杜甫成了一位偉大的人民詩人,從而形成了杜詩的顯著特征──人民性。[關鍵詞]:杜詩 人民性 過程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調張籍》)李白、杜甫,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兩座高峰,他們的輝煌成就令后人望塵莫及。他們都浪跡江湖、云游四方,但李白是一路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