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60 論文字數:6890,頁數:07
說《馬伯樂》的人物形像塑造
[摘 要]《馬伯樂》是蕭紅生前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但卻頗受爭議,評價不高,這不得不讓人感到深深的遺憾和極大的悲哀。這部未竟之作無疑是她生命體驗、心路歷程的結晶。馬伯樂是中國現代丈學史上繼阿Q之后又一個“愚弱”國民的代表,他集看客、洋奴、寄生蟲、守財奴、精神勝力與精神失敗于一身,體現了蕭紅對國民性問題的思考與探索以及對“五四”新文化啟蒙運動不徹底的反思。[關鍵詞] 蕭紅 馬伯樂 “愚弱”國民性 目錄[摘 要] 1前言 1一、馬伯樂的精神勝利法與精神失敗法 2(一)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 2(二)精神失敗法 2二、塑造《馬伯樂》藝術形象的方式 3(一)蕭紅對于逃難題材,進行了進一步的繼承和發掘 3(二)蕭紅極為圓熟的運用了“黑色幽默”及反諷的表現手法 4三、對《馬伯樂》這一形象的創新與突破 5(一)以女性角度審視國民性問題。 5(二)以人性角度來深化國民性的思考。 5(三)以知識份子的身份摧毀了知識分子的精英定位。 6參考文獻: 6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