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002
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的現狀與政策分析 [摘要]三次產業結構,是國民經濟中,產業結構問題的第一位的重要關系。分析中國的三次產業結構現狀,可以使我們清醒地、客觀地認識中國三次產業的不足。有助于我們對三次產業進行結構性的調整,制定更加符合中國三次產業現狀的政策。 [關鍵詞]產業結構 現狀 政策 發展 一、二、三次產業,是根據社會生產活動的順序對產業結構的劃分。而三次產業結構,是國民經濟中,產業結構問題的第一位的重要關系。但我國的產業結構依然存在較多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障礙。所以我們要在科學把握好未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原則基礎上,加快體制創新步伐,積極尋找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路徑,才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所存在的問題的解決。 一、我國三次產業結構的現狀 1、產業結構及其基本分類 產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國名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 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 第二產業指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 第三產業指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 2、三次產業結構的現狀 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一產業增長相對緩慢,第二產業增長快速,第三產業突破以商貿、餐飲為主的單一發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險、研發、咨詢等行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第一產業就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就業比重增長緩慢,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增長速度高于第二產業的增長速度。 總體上看來我國產業結構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礎上不斷的優化。但是無論從靜態還是動態的角度來分析我國現階段的產業結構,許多問題仍然存在。比如,到2007年底,從我國三次產業結構的產值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8910億元,占GDP比重為11.7%;第二產業增加值121381億元,占GDP比重為49.2%;第三產業增加值96328億元,占GDP比重為39.1%。表明我國的國民經濟還比較過分地依賴農業,而服務業相當落后。在發達國家GDP構成中,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一般不超過5%,第二產業一般不超過30%,而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卻是最大的,一般為65%以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產業結構仍有優化的空間。 二、三次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具體表現1、第一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農業產業結構經過不斷調整形成了較好的格局。但是,目前的農業產業結構仍存在不少的問題。 (1)、農業基礎設施仍然薄弱。供水、供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還很不完善,有些地區的矛盾還比較尖銳。例如華北、西北等地區缺水較為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 (2)、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尚不優化,農產品優質率較低。我國的牛、羊、豬等肉類產品、蘋果、梨等水果產品、花卉產品,以及水產品等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但面臨著品種不優、質量不高的困擾。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