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910
淺談武漢在中部崛起的發展及建議[摘要]:在“中部崛起”這個國家戰略背景下,中部城市紛紛響應,作為中心城市的武漢也提出了“中部崛起,武漢先行”的口號,但武漢要成為中部的龍頭或中心,必須要發揮更大的作用,必須加快發展的腳步。本文在分析武漢競爭優勢與不足的基礎上,對如何發展武漢提出了幾點建議。[關鍵詞]:武漢 優勢 競爭 不足 崛起 發展建議 武漢--湖北省省會,華中地區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江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武漢全境面積達8494平方公里,為湖北省面積的4.6%。現常住人口為978.54萬(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市轄區人口數量居全國第五為449萬。
一、武漢的競爭優勢中國社科院發布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在中國294個城市中武漢較去年上升一位排到全國第20位。按照城市競爭力理論框架對影響城市綜合競爭力的12項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比較56個重點城市,書中指出武漢三項指標位列全國前十。然武漢如何在競爭中超越和提高,武漢的競爭優勢又有哪些? (一) 武漢的地理位置,人口數量優勢 武漢處在中國的中心位置,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備,交通網絡縱橫九省通衢,武漢承東啟西,貫通南北,自古以來都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幾何中心和中國經濟的地理心臟。武漢市轄區人口達449萬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五,常住人口978.54萬。 (二) 武漢的淡水資源與水能源優勢 武漢淡水資源是武漢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武漢坐擁中國第一大河流—長江和長江最大支流漢水,還擁有世界第一大市內湖—33平方公里的東湖,地表和地下水十分豐富,人均淡水資源居世界城市第一。湖北水能源理論蘊藏總量達1823萬千瓦,居全國第七,豐富的淡水資源為武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武漢還被聯合國評為“可持續發展”城市。 (三)教育科研綜合實力雄厚 武漢擁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大專院校80多所,其中985院校2所,211院校8所,省重點2所,武漢市高校數量和密集程度居全國第四,科研綜合實力居全國第六位。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僅次于北京中關村的我國第二大智力密集區。可見武漢在中部崛起的進程中擁有其他中部省會城市無可比擬的優勢。 (四)產業基礎與經濟潛力優勢 武漢在建國后,一五,二五時期建成了鋼鐵,機械,紡織為支柱,輕工,電子,化工,建材等工業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形成了大而全德工業體系,產業關聯度高,生產協作條件好。改革開放后,實施“兩通突破”和“開放先導”的戰略,并以鋼鐵,機電,汽車,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產業。如今,傳統工業的復蘇和鋼鐵,汽車,機械等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使武漢初步形成了光電子信息,剛才制造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醫藥,環保等為重點的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以汽車制造,IT設備,精細化工,輕工食品,出口加工等為重點的武漢沌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食品加工等為重點吳家山海峽兩岸科技產業園的三大產業聚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