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970
論“農民”問題與我國經濟發展[摘 要] 社會的構建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社會建設工程,這項工程的建設涉及農村社會的各個方面的問題,必須在正確合理的思想指導之下,統攬農村社會的全局,有條不紊地進行。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代領導人在總結國際國內對發展問題的艱辛探索的基礎上,做出的適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要求的正確抉擇。構建農村和諧社會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應當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順利進行。本人將通過自己的實踐對農民的文化素質問題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關系及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關鍵詞] 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質;收入;經濟發展 農民素質問題即農民受教育程度是農民問題中的重點。素質問題,主要是指文化素質。據統計,截至2000年底中國義務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蓋率達到85%,在“普九”未能覆蓋人口中,農村人口占大多數。同時,計劃生育政策在農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錯誤觀念指導下形成的便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惡性循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沒有一定文化素質的國民如何與強國競爭?因此,提高農民素質是富民強國的重要舉措。這一問題也是中國農村經濟發展中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具體區域農民受教育程度的分析 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大宮門村現有村民826人,其中農民:577人。 1、村內農業戶口村民學歷情況為: 學歷 人數 文盲 91 小學 86 初中 156 高中 176 大專以上 68 2、目前現狀形成的原因: 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大宮門村地處昌平區中部,是半山區。該村經濟收入以旅游業及果樹種植為主,形成被動式收入。子女17歲至26歲段的家庭其父母學歷水平高中以上僅占5%,該歲段65%的青少年因家庭收入及父母影響,高中畢業后便退學步入社會工作。 3、周邊教育質量: 大宮門村村內有公辦幼兒園1所,距村2公里處有公辦小學、中學各1所,距村6公里處有高中2所。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