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任何一個企業都是要經過從小到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無數的企業倒下去,又有無數的新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成長起來。我們不難發現,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就是企業有很深而且厚重的底蘊,在獲取利益的同時給予社會一定程度的回報,服務于社會。歐洲國家的企業如德國的巴斯夫、拜耳、寶馬等公司,經營業務雖不同,盈利很高,其都拿出了很大部分,捐獻給社會,做慈善,福利事業。這些不僅用在了自己的國家,也用在了歐洲、非洲、亞洲等國家,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員工非常喜歡在這樣的企業工作,他們感到很幸運,很幸福,很自豪能成為這個企業的一員。當然,部分知名或不知名的企業,也會盡自己的能力經常組織一些慈善捐助,進行公益事業,這樣的企業做出服務社會的事不一定很大,范圍可能僅僅是社區或地區,員工同樣感到在這樣的公司工作很自豪。另外舉個例子,我們的近鄰日本,松下,索尼、豐田這樣的公司,在日本修建了很多的體育館,體育場,使國民都參與運動,健身,國民素質不斷增強,其國民對這樣的企業評價很高,同時也是無形的企業宣傳廣告。中國同樣有很多公司,如中國移動,中信銀行,同樣做了很多公益事業,這些應該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就不一一舉例介紹。這樣的公司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很高,對社會如此負責,更何況是對本企業的員工呢,員工自然愿意留在這樣的企業工作。
b 對于企業來說無論是高層骨干還是基層員工薪酬福利是大家工作的最大動力來源。歐洲債務危機,就是消減公務員和社會勞動者的利益(原因:工資和福利過高所造成,網上專家評論),這才爆發了危機。而目前我們國內實際情況是員工工資遠遠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