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517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摘 要]目前許多單位披露的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會計信息失真已經成為較突出的問題。本文從會計環境、從業人員、內部管理以及外部監管方面分析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防范和治理措施。[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 會計人員 會計監督 一、會計信息失真概述及現狀 會計信息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信息,是經營者、投資者和管理者決策的重要依據。但是,一些企業和單位無視國家政策法規,受利益驅動指使財會人員做假賬、報假報表,還有些財會人員由于業務素質不高,在賬務核算中未按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進行核算,也造成了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所反映的數據和披露的內容與客觀事實不符,不能如實反映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狀況。從而使會計信息失去了應有的分析價值,甚至導致決策失誤。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會計信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然而近些年來,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日益增多,以至于人們一提起會計就會把它和作假賬聯系在一起。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制約已經顯現。因此,認真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措施,有效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是我國改革和發展的當務之急。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1、會計環境方面的不利因素 會計環境的諸多方面不利因素,是直接、間接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從法律環境上看:一是一些企業會計人員獨立執法地位和權力缺乏保障。因財會人員的飯碗掌握在企業領導入手中,當企業利益與財會法規發生矛盾時,財會人員不得不按照企業領導旨意維護企業利益,而把會計核算的真實性置于次要地位。二是“法律白條”現象嚴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監督不力。處罰過輕,政府有關部門感到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普遍存在,似乎有“法不責眾”之感。三是一些會計師事務所,不僅自己管理上存在許多問題,而且在執業中不能認真按《獨立審計準則》等審計準則和指南辦事,無序競爭,執業質量低劣,往往是打審計之名,行撈錢之實,缺乏風險導向意識,使國家賦予的社會監督職責流于形式。四是部分企業負責人及其主管部門法律意識淡薄,嚴重存在“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不正之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可有可無,流于形式。從經濟環境上看:由于我國目前初步實現從計劃經濟轉機,會計在順應市場經濟轉化方面還存在嚴重滯后問題,同時與國際慣例接軌也還存在很大差距。 從文化環境上看:由于中國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根基,改革開放以來受西方商業文化的沖擊非常大,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此使會計領域不斷接受新的挑戰,需要在新的文化環境中重新定位,這就使得會計信息不能不受到中外新舊文化觀念的影響,出現失真問題。 2、會計人員素質偏低 會計活動的實施需要會計人員來進行,所以會計失真也與會計人員戚戚相關。我國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一方面是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目前我國12oo多萬從業人員中受過大專教育的不足15%,會計后續教育又缺乏力度,這使得許多會計人員只能應付較簡單的會計業務,對復雜的業務很難較好地處理。另一方面是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不高。堅持原則、敢于同違法亂紀作斗爭的少。相反,對違規違紀熟視無睹的多,有的甚至利用其專業知識主動出謀劃策,為了小集團的利益而不惜損害國家的利益。 3、企業內部管理及監督不善企業內部管理不善,外部監管不力也是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首先,從內部管理來看,據目前已查出的部分企業通報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著內部經營管理不善,崗位責任不清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