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374
淺談企業改革創新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和基礎,國民經濟的盛衰強弱主要取決于企業的活動。因此,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應認真分析加入W陽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深化改革,全面創新,加強管理,狠抓科技進步,增強競爭力。 一、加入WTO給國有大中型企業帶來嚴峻挑戰 中國加入WTO后,國有大中型企業更直接、更廣泛地參與國際經貿活動。這就要求國有大中型企業學習,掌握國際通行規則,擺脫計劃經濟的影響和束縛。一方面,國有大中型企業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更直接、更廣泛、更深刻;另一方面,國有大中型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產品一出廠門就會遇到國外產品的競爭,而且競爭的領域和范圍更加廣泛,從而要求企業實施全面創新,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中國加入WTO,國內市場成為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原來國內實施保護的市場逐步消失,原來被政府保護、管理水平低、技術落后、競爭力有限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受到更嚴峻的挑戰。汽車、通訊設備、機電等行業,其技術、質量、品牌、生產經營規模等在短期內都無法同國外企業相抗衡,受到巨大沖擊。如我國的汽車工業,是在政府以高關稅、進口配額等重重措施的保護下發展起來的。 二、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但離WTO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在改革中,始終堅持以國有企業改革為中心或重點。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離WTO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還有許多方面不適應國際通行規則和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 1.體制不適應 主要表理是政企不分,產權關系不明晰,企業主要領導的行政管理色彩很濃;內部組織制度特別是領導、人事、勞動體制不符合我國《公司法》的要求,經營管理機制不適應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 2.經營方式不適應 企業內部沒有完成機制轉變,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權置換,沒有將經營者、董事會、國有資產所有者代表的利益與企業盈虧緊密聯系在一起,因而缺乏生機和活力。 3.競爭力強的專業化集團少 某些行業、為了組建大型企業集團,盲目進行規模擴張、企 業購并、資產重組,把若干個互無關聯的企業捏合在一起。這樣 組建的企業集團結構松散。 4.海外投資規模小,效益低 我國國有企業海外投資早已起步,但發展較慢。1999年, 海外投資平均每家企業規模不足200萬美元,為發達國家的1/10,新業工業化國家的1/6。 5.國際競爭力低 我國資產總額排前10位的工業企業的資產總和僅為世界500強后10位總和的32%,如聞名全中國,有一定世界知名度的青島啤酒集團與世界大啤酒公司比,差距也還很大。 三、深化企業改革,不斷創新 面對加人WTO的機遇和挑戰,國有大中型企業必須遵循WTO的規則,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競爭力。 1.深化改革,加快與國際經濟全面接軌 我國加入WTO后,各類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參與國際競爭,國有企業在計劃經濟條件卞形成的“優勢”將逐步弱化。因此,必須遵循WTO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1)通過扶優保強,突出重點,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和國外資本,逐步降低國有資本的比重,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對經營狀況好、資本規模大的優勢企業,國有資本可絕對控股,也可相對控股或參股;對歷史包袱輕、凈資產較少、盈利不多的企業,國有資本可一次性退出,也可逐步退出。在國有資本退出的同時,要采取吸收外資,規范上市,債轉股,吸收社會法人股、內部職工股,以及國有企業之間相互叁股等方式,實行規范的多元化投資主體的公司制改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按照國際慣例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機制。 (2)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加快轉換經營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制度6,接軌;深化內部改革,實現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接軌;建立健全的服務機構和靈活、高效、科學、規范的對外經貿服務機制,實現服務機制的接軌。 2.全面創新,增強企業競爭力 加入WTO,企業必須在國門之內適應國際市場瞬息萬變的要求,就必須不斷創新。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它推動企業的發展,決定企業的命運。“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不倡導和實踐創新經營,是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的。誰的創新能力強、速度快、水平高,誰就有出路,誰就會在競爭中獲勝。 從總體上看,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創新意識不強,創新措施不力,創新成效不明顯。因此,抓住機遇,迎接加入WTO的挑戰,就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創新,增強企業競爭力。 (1)觀念創新是企業創新的先導,必須首先抓好,不斷更新思想和觀念; (2)制度創新是企業創新的基礎,必須適應WTO的要求,在改革牛創新,在創新中改革; (3)管理創新是企業創新的靈魂,必須實行科學管理,全面管理,不斷提高管理的水平和層次; (4)知識創新是企業成功的基礎。技術創新是企業創新的動力,必須建立合理機制,促進技術創新; (5)產品創新是企業創新的載體,必須不斷開發新產品,依靠“名牌打天下”; (6)市場創新是企業創新的歸宿,必須確立自身的創新模式,實現從適應市場到創造市場的轉變。 東莞龍記環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創立于1993年。起步之初,靠的是手工作坊式的生產,幾年來由于引進現代生產設備,不斷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在東莞環保制造行業首家引入IS09001質量體系,公司一舉成為珠江三角洲有影響的企業。東莞市中國臺灣資本的企業中90~/6的環保工程是由龍記承擔的。由此可見——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3.創設良好的環境促進創新成功 企業經營的環境,包括以市場環境為主的社會環境,以及企業內的小氣候環境。企業良好的社會環境,應該是政企分開,法制健全,市場體系完備的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企業內小氣候環境應為員工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內部競爭環境。環境好,才能使“士為知己者死”而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4.搞好企業文化建設,樹立良好形象為了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中求生存爭發展,國內企紛紛祭起了企業文化這個法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