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在國際上被認為是假貨成災的市場,多個國家把中國列為“最大假貨實體市場”。假貨太多,嚴重影響到中國商品的商譽。中國對“打假”實在太過仁慈。只有正品消費、品質消費成為社會的主流,Made in China 才能摘到難堪的“假”帽子,中國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消費者權益千條萬條,說到底就是兩件事最為重要,讓優質的商品能夠優質優價,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同時把不良奸商趕出市場,讓他們沒有生存的空間,就是對消費者權益最大的保護。不良奸商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表現,包括強買強賣、以次充好、價格欺詐、坑蒙拐騙等等,但眼下對中國市場經濟環境威脅最大的,莫過于假冒偽劣的制假售假的不良奸商。“假”已經成了整個社會共同關注的一個普遍現象,從純經濟領域變成了一個社會文化現象。假貨掙錢來得如此容易,誰還會認真搞研發、創品牌、做實體?真正對實體經濟最大的威脅不是什么網絡經濟,而是假貨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