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管理的創新之路 [摘 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已成為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成為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企業間的競爭已不是商品數量和價格的競爭,而主要是商品技術含量、品牌、質量安全性和成本的競爭。自主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只有全面提高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才能突破發達國家及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爭取更為有利的貿易地位和競爭優勢,才能為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提供重要支撐。 [關鍵詞] 企業管理 創新 管理 一、企業管理創新的原因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催生了企業管理的不斷變革,原有的管理方法并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企業管理創新便成企業尋求生存和發展的中心任務。結合內外因素,總結起來企業管理創新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企業管理創新的內在原因 1、人的心理活動特征。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若干層次,而獲得適應第一層次需要的具體滿足物的欲望是無限多的。所以,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交往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所分別產生的具體欲望都是無窮無盡的,這成為人們不斷追求創造新的滿足物以期滿足這些無止境欲望的根本原因。 2、實現自我價值的愿望。創新主體對成就的追求、對自我價值實現的向往、對社會責任的道義渴望,更強化了他們創新的沖動。根據需要層次理論,人的多層次的需要有一個由低到高逐級強化的過程,當生理、安全、交往、尊重等方面的需要獲得基本滿足之后,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會突顯出來,成為追求創新的動力。人們希望從創新的成功中獲得成就感顯示自己的價值,從而得到滿足。與自我價值的實現伴生的是對社會、對組織的強烈的責任感,這會在創新主體的思想上產生強大的激勵力量,促使創新主體為了這崇高的對社會、對組織的使命而付出不懈的努力去從事創新活動。 (二)企業管理創新的外部原因 1、企業管理要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但不論什么模式或什么方法,根據形勢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即所謂“管理無定式”。這是從大的方面講的,而從某一企業來說,由于它的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千差萬別,因而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可能照搬照抄,必須根據各個企業的自身特點和具體情況而靈活運用,對管理方法進行不斷創新。 2、由于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利用新技術的速度大大加快,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縮短,加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變化不斷加快,這就要求企業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因此企業管理必須改變老一套的做法,不斷地進行創新,才能適應企業不斷加快開發產品的需要。 3、當前,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企業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就要千方百計控制成本,提高質量,增加品種,擴大銷售,這就要求企業thldl.org.cn創建新的組織結構,運用新的服務和銷售模式,采取新的管理策略和程序,使管理組織能夠靈活應變。 二、企業的管理創新 企業的管理創新有諸多內容,下面就以下幾方面談談個人的體會。 1、管理理念的創新。 管理理念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了很大的變化,從追求政績形象轉變為承擔盈虧責任的自我管理理念。從單一生產意識轉為追求經濟效益的市場意識。從企業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發展到對社會發展、環境的責任和對用戶的責任的經營目標多元化理念的創新。從國際企業發展上看,經營目標多元化已成為趨勢。擴張早已經成為公司發展的路徑。我們企業結合當前的經濟形勢,推行“軟擴張”,通過技術、管理的輸出已經很好的與兩家企業進行優勢互補,達到雙贏的目的,很好的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決策管理的創新。 決策管理是關系到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過去企業的決策管理是多靠經驗和主觀判斷,而現在是不同了。面對錯綜復雜,瞬息多變的環境,企業必須充分運用現代信息系統,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我們為了使信息收集更加迅速,企業內部成立了信息專項小組,組內吸納眾多行業的專家,定期組會,不定期在網上交流,以避免決策的失誤。 戰略管理的創新。 戰略管理從宏觀上講,正確的戰略使企業始終體現先進生產力發展的總趨勢,企業能夠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從微觀上來說正確戰略能夠準確地把握未來可能發展的產品及市場范圍,使企業贏得持續的競爭力。從戰略管理的創新角度上看,在經營領域中,過去我們企業戰略是只重視生產管理,而不重視開發和營銷管理。這種戰略,顯然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創新,產品開發是企業的靈魂,同時生產的產品只要賣出去,才是硬道理。所以技術開發和市場營銷是在整個生產體系中最重要的環節。因此,我們在經營戰略管理上要實現由過去偏重生產管理到重視技術開發和市場營銷的轉變,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要從橄欖型向亞鈴型管理模式轉變。我們先清楚自己為何而生存,我們的客戶需要什么,再研究怎么生產,甚至可以委托加工生產。基于這樣的戰略,我們的研發隊伍不斷擴展,并吸收很多銷售的精英,不斷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以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4、組織結構的創新。 精干高效的組織結構是貫徹實施經營戰略的組織保證。過去我們企業是攏大而多層次的管理組織結構,弊端很多。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和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首先,剝離企業不應承擔的各種社會職能和政府職能,使企業輕裝上陣,其次,按照專業化社會協作的方向,分離服務部門等非生產主體,使企業精干起來,再次,強化生產過程前的市場研究,經營決策,技術開發和生產過程之后的產品銷售,用戶服務,廣告宣傳等經營職能,使企業組織結構具有高度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最后,隨著企業用業務流程的信息化,企業削減中間管理層次,便管理組織結構由原來的高聳型結構向扁平型結構再造,這樣使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組織效率。 5、人本管理的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最重要的資源,而知識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所以做為企業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這是人本管理必須研究和創新的主要內容。尤其是國企,想留住人才更是難上加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進行根據能力和忠誠度本企業人員的分析,對重點人才進行了長期的職業生涯設計,不單是靠金錢留人,靠感情留人,更是靠事業留人。使員工在個人發展和企業發展融為一體。 結語:總而言之,創新我國企業管理的必須要轉變思路,創造條件,以和信息社會的變化相適應,從而真正轉變企業管理的思想,營造良好的企業管理氛圍,使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真正服務于現代企業。企業管理的創新的道路很長,它和企業的未來發展有緊密的聯系,要求企業的必須保持清晰的管理思路,結合目前的內、外部環境。只有對內、外部環境進行準確的分析,才能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從而建立企業的信息平臺及網絡平臺,真正做到創新企業的制度,最后走出一條嶄新的企業創新之路,才能更好的實現企業內部外部的發展。企業的發展創新之路就是企業的成功之路,創新是一個企業文化內涵建設的動力,有了創新企業就會更加充滿活力和生機,創新才能讓企業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有了競爭力的企業才能真正在這個社會中站穩腳跟,才能真正擁有未來和發展。一個企業把握了創新之路的方向盤,就等于擁有開創未來的指南針,創新就等于給企業指明了發展的方向,讓企業在茫茫商海中找到自己的航標,找準自己的位置,這樣的未來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航線才是最正確的。只有這樣才能擁有一個真正的未來之路,企業的明天才能會在創新方略的指引下走的更遠走的更穩。
當代經濟(下半月)雜志編輯部:《當代經濟(下半月)》,湖北省經濟干部管理學院,2008年,第02期,第52頁
參考文獻 1、朱文雙: 《如何加強企業資金集約化管理》財會月刊(綜合),2007年第1期 2、易克等: 《公司資金集約化管理研究》當代經理人,2006年第8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