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認知
[摘 要]管理者就是在一定的組織體系當中,處在決策、組織、指揮和控制地位的個人和集體。中層管理者一般具有雙重身份,管理和被管理。而在國內的中層管理者普遍都沒有當家人的心態,因此,要讓中層管理者了解自身角色的三個維度,加強自我修煉。
關鍵詞:中層管理者 定位分析 定位認知 中層管理者是現代組織中一個特殊的概念,所謂中層管理者是指負責制定詳細具體的計劃和程序,以實施上層管理人員總計劃的人。但管理者并不是管理的最高層,管理者是實施最高層工作的人,所以在企業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過對中層管理者的三個維度的分析,研究中層管理者如何地位和認知自己。 管理者在組織結構中的位置 管理者扮演的角色一般分為三類:管理一個組織、管理管理者、管理勞動者和工作。 管理一個組織。為求得組織的生存和發展,管理者必須確定該組織是干什么的,應該有什么目標,如何采取積極措施實現目標;求得組織的最大利益;“為社會服務”和“創造顧客”。 管理管理者。組織中的各個層次的管理人員都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他們必須做到:確保下級的設想、意愿、努力能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培養集體合作的精神;培養下級;建立健全組織結構。 管理工人和工作。關于人,要正確認識到“個體差異,完整的人、行為有因、人的尊嚴”對處理各級各類人員相互關系的重要性;關于工作,其性質是不斷急劇變動的,既有體力勞動,又有腦力勞動,后者的比例會越來越大。
管理層次。管理人員根據他們在組織中的地位和責任不同,分成不同的層次。管理層次一般分為上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和基層管理人員。 上層管理人員。上層管理人員對組織的整體發展方向和經營負責。上層管理人員包括一個組織的主席,總經理,首席執行官,校長等;在小企業中,所有者就是上層管理人員;組織中的副職,如執行總監也屬于上層管理人員。 中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負責制定詳細具體的計劃和程序,以實施上層管理人員的總計劃。中層管理人員包括組織的副主席,部門主管,董事等。 基層管理人員。基層管理人員負責監督和協調非管理人員的活動。基層管理人員包括監察員,工長、車間主任等。
針對上中下三級的定位分析。管理者在一個組織當中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要不斷地請示上級,又要與同級商量,并協調下級。中層管理者應認清自己的位置,正式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可以好高騖遠。 管理者的定位認知 中層管理者的三大內傷。在國內中層管理者的人事關系方面是較為復雜的,中層管理者在上級面前是命令的執行者,在下級面前,是企業形象的代表,處于承上啟下的總要位置,是企業重要的中樞系統。而在國內,首先,上司認為中層管理者不應該對員工過好,以至于無法順利完成工作;而下屬則埋怨中層管理者沒有人情味,只一味地抓工作,跟上司屬于“同一條船上的人”,無法互相信任。最后,在這種情況下,上司要求制定的任務無從下手,安排給下屬的工作無法順利完成。 中層管理者的角色認知 影響力。俗話說,兵聳聳一個,將聳聳一窩。作為一個管理者,要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學會朝著魅力型領導發展,學會用影響力管理組織,而不是古板的規章制度。 自發性。在管理員工的同時,要有自發性,帶動下屬。只有具有自發性,才能有朝氣,才能帶領一個有激情活力的團隊。 執行力。一流的點子永遠不如二流的執行力。企業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看的是企業是否具有強健的執行力,而企業執行力的強健與否,最關鍵的是看企業是否有一支強而有力的中層隊伍。 關注細節。細節決定成敗,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至江河。身為管理者,更應該事事細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教練員的角色。管理員工應該從自我做起,豐富自己,加強自我修煉。再傳導給下屬,加強員工的自我管理,從何更好的配合自己的工作,迅速高質量的完成工作。
中層管理者的三大內傷 心態浮躁。推卸責任,把責任推卸給自己的同級、上司、下屬。 危機感單薄。一個人缺乏了危機感,便會裹足不前。羚羊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就要知道自己比跑得最快的非洲豹跑得快,否則就會被吃掉;非洲豹每天起來就要知道自己要比羚羊跑得快,否則就會被餓死。 缺乏當家者的心態。
對中層管理者的建議
1、應找到自已的定位及發展的目標。 2、要有興趣、信心和激情,熱愛自已的崗位,相信自已一定會做好。 3、要善于訓練自已。只有認識自我,才能有效地訓練自我。人們身上最大的局限,其實大都是自己給自己設定的。在所有的方法中,自己訓練自己最有效。 4、訓練自已的第一關是:敢于面對問題、困難和壓力。 當面對巨大心理壓力時,首先要冷靜,然后找出壓力來自何方,一點點化解,排除障礙。去看看蘭天、大海,要相信:天不會塌下來,總會找到解決的辦法。 5、訓練的第二關是:努力使自已的能力適應崗位的要求。要明白能力不足遲早要被淘汰出局的。 能力是素質的重要表現,是有多種要素組成的。應該抓住以下八種能力進行訓練: (1)學習能力 (2)對復雜問題的判斷、分析和處理能力。 (3)組織、協調能力 (4)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5)承受挫折、委屈和誤會的能力 (6)與不同層面的人的溝通能力 (7)系統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8)捕捉、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提高能力沒有仙丹靈藥,唯一方法是: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不斷提高 提高能力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聰明人在于研究如何縮短時間和過程。 在實踐中選拔人才、提出要求、激勵員工、培養后備。 選拔人時,應該重在選才干—而不僅僅看經驗、智力或決心。 提要求時,應該重在界定正確的結果—而不是正確的步驟。 激勵人時,應該重在發揮優勢—而不是克服缺陷。 培養人時,應該重在幫助尋找最適合他的位置—而不是一味地往高位晉升。 參考文獻: 彼得·德魯克.有效的管理者. .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查爾斯·M.薩維奇.第5代管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周健臨,唐如青.管理學教程.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H.A.西蒙.管理行為.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