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管理創新的要點和途徑 企業管理創新是一個企業競爭能力的體現,是企業生存的第一要素,只有在管理上不斷創新,企業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應的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將促進企業管理理念、經營思路與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創新。企業實施管理創新,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交易的成本,促進企業的發展,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并有助于企業家階層的形成。因此,對于企業管理創新問題,探討企業管理創新的實現方式,為相對落后的企業管理提供一些建議,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管理創新的內涵和必要性 1、管理創新的內涵 管理創新是指對企業管理方法、管理思想、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創新,它是企業對技術和市場的變化,制定相應的改進與調整。一般來說,管理是一門學科,同樣也是一門藝術,它是一個自然的工具屬性,并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因此,可近似認為,管理創新是一個非常重要和復雜的過程,它不僅包括技術創新管理,還包括管理的制度創新。成功的創新管理本質上是一個管理技術創新于制度等方面的綜合體現和必然結果。 2、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管理創新意識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的了解,管理創新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來研究。從需求方面看,首先,管理薄弱已成為我國國有企業競爭力低,并且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從國際經濟增長來看,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在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70%以上,而我國的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小于40%,管理的全要素水平對生產率水平的高低有著重要影響。據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數據,1995 年與 1985 年比較,主要能源、原材料消耗指標中,上升的占50.9%。管理約束已經成為制約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其次,新的經濟格局和市場環境要求國有企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近年來,隨著民營企業的崛起和外商投資企業的成長與發展,給國有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與競爭。與此同時,多年的重復建設導致了結構形成的買方市場。國有企業承擔了社會職能與歷史包袱,使它在競爭形勢中處于不利的處境。國有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是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的有效途徑。 從供給方面看,首先,黨十五大精神的出臺,為國有企業管理制度創新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其次,現代科技的發展對管理創新帶來的需求壓力,如技術的進步使規模經濟效應成為可能,從而增加了管理的需求和依賴性,也為管理創新提供了新的物質基礎與工具,如電子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新的管理方法成為可能,如CIMS、EBP、MIS 等等,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對產出的貢獻率。 二、 企業管理創新要點 1、企業管理創新必須立足自身實際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核心內容,創新與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生產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企業管理提供自己最有效的發展形式。無論選擇和培訓科技人才,還是加大科技開發投入,加強科研設施,或培育企業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必須通過創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來完善管理系統,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證。由于管理科學,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有在我們的企業管理創新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但外資企業管理理論體系的前提和假設與我們的國情、社會情況的不兼容,如果完整的復制,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產生不良后果。 2、企業管理創新重視戰略管理 戰略規劃是企業的靈魂,戰略管理是企業的發展方向。在面對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知識經濟的興起帶來了巨大的外部環境的變化外,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面對世界的跨國公司的挑戰,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在戰略創新方面努力。企業戰略創新首先是指企業戰略的制定和實施著眼于全球競爭。企業的競爭的趨勢將是國內競爭國際化與國際競爭國內化,因此,任何一個企業的戰略都要放眼于全球范圍內;另外,在捕捉外部環境的機遇的基礎上企業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是更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核心競爭力是核心專長,是擁有別人所沒有的優勢資源。未來的競爭主要是圍繞培養和形成核心競爭力展開的。培育和發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適應外部環境因素,如客戶價值,競爭者和替代品的變化。顧客價值是指產品或服務提供了后的效果的反應程度。面對變化的顧客價值,應采取措施,選擇與核心競爭力相匹配的商業環境和商業區,避免改變通過價值;不斷建立新的核心競爭力,預測,跟蹤和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面對經濟全球化,貿易壁壘的減少使企業競爭的數量增加和規模的擴大,企業必須建立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戰略,以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面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替代產品的威脅,企業必須以不斷創新的競爭手段與運作模式,在核心競爭力方面有所突破。 三、企業管理創新的途徑 一般的認為,企業管理創新是指企業生產要素和管理職能在質量和數量達到變化或新組合的實現時,來提高管理的整體效率和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管理創新是企業生存環境與新變化的反應。 1、 思維創新 它是企業管理創新的靈魂,企業管理思維模式的創新是企業為了實現整體優化的效益,打破舊的風俗與習慣,克服舊思想,樹立新的管理理念與思路。思維創新直接表現為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企業價值觀與企業管理創新,它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行為與效益,是企業管理的靈魂創新。 2、技術創新 是企業管理創新的基礎,現代企業技術創新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企業技術研究開發,合理實施技術的改造,發揮技術優勢的創新活動。在信息技術時代,企業之間的分工將主要取決于企業之間的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而不是資金的優勢。技術的開發與發展,引導這市場需求,技術變化,決定了企業生產與銷售過程系統和企業發展方向,技術創新已成為企業贏得市場份額的根本途徑。技術創新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競爭力。因此,現代企業的技術創新,要形成有效的內部運行機制和良好的外部環境。在外部環境,再外部環境方面,國家要在技術開發研究經費,對高技術企業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建立激勵機制,并建立一個穩定的政策支持系統。就企業本身而言,必須擁有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創新能力,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同時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能力。 3、組織創新 企業管理創新的關鍵。現代企業組織創新就是為了實現管理目的,將企業資源進行重組與重置,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新的組織結構和比例關系,使企業發揮更大效益的創新活動。企業組織創新是通過調整優化管理要素人、財、物、時間、信息等資源的配置結構,提高現有管理要素的效能來實現的。作為企業的組織創新,可以有新的產權制、新的用工制、新的管理機制,公司兼并和戰略重組,對公司重要人員實行聘任制和選舉制,企業人員的調整與分流等等。組織創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真正做到“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公開、管理科學”。企業的組織創新,要考慮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要對未來的經營方向、經營目標、經營活動進行系統籌劃;要建立以市場為中心的市場信息、宏觀調整信號及時作出反應的反饋應變系統;要不斷優化各項生產要素組合,開發人力資源;在注重實物管理的同時,應加強價值形態管理,注重資產經營、資本金的積累等等。 4、制度創新 是企業管理創新的保證,現代企業制度創新是為實現管理的目標,會是企業的生產模式、運作模式、分配方式、經營理念標準化設計和創新安排的活動。制度創新是創新思維、技術創新與組織創新活動制度化、規范化,但也有一個指導的思想創新、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這是最高層次的管理創新,是實現管理創新的根本保證。企業制度創新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更好的制度安排,調整企業所有者、管理人員、工人權利和利益關系,使企業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5、市場創新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深入,企業要想成功,必須要靠市場創新。 我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必須建立全面的產品的整體概念策略,設計的開發與生產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和提供適當服務的適當的產品。 目前,中國大多數國有大中型定價策略中,藝術創作的成分更科學的比例較大,主要依靠價格作為競爭的主要手段。事實上,我國企業在定價時,可以使用多種定價策略,定價策略選擇的同時要跟隨企業的戰略目標。同時,還根據市場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心理價值作綜合定價。 在選擇分銷渠道上,許多我國的大中型國有企業中存在以傳統的營銷渠道為主,分銷渠道比較多,渠道信息反饋相對越慢而且較長,導致了成本較高,服務落后。為解決這些問題,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策略與自身實力,選擇渠道策略。并注重利用宣傳促銷的理念發展管理市場。做好選擇經銷商、代理商、經銷商的市場運作和管理貸款等。企業盡可能的選擇代理、分銷和連鎖銷售力。這里很重要的點是,要促使代理制向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代理商要逐步過渡道傭金制。同時,還要采用協銷力一式,加強與零售商及客戶的緊密聯系。 在促銷策略的選擇上,關鍵是不要迷信于廣告。我國許多國有大中型企業想通過廣告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廣告定位是只注重擴大知名度,是不可以有效地提高消費者的偏好和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缺陷。企業管理創新應是一種包括管理思想與管理改革和管理效果追求的三大內容的復雜系統工程。其中,管理思想是前提,管理行為改造是主體,管理效果追求標記。 因為管理行為是管理人員進行管理的職能,從事管理活動的基本內容與表達形式,因此,管理行為的改造是管理創新的主體。企業管理行為的改造應著眼于組織行為改造與經營行為的操作改造,管理方法的轉變。管理是人類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行為,管理是管理創新的標志。創新管理的所有的活動和過程,最終目標都會回歸到這一點上。 人本管理的創新,以前,我們傳統的經營管理,管理的中心主要是物,現在的企業是將人力因素放在企業首位,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由于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生,知識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知識的背后才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所以作為企業,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如何挖掘自己的潛能,它是人本管理的主要內容,必須研究和創新。
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開始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但對于大多數知識分子除了追求物質利益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追求,就是體現人的價值,重視人格尊嚴,找到適合自己才華的人才環境。假如沒有后者,人才會可能隨時離開企業到另一個環境。因此,管理不應停留在傳統的過多的強調控制員工的方法,也不能使用一個片面的物質金錢刺激,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尊重和重視員工的個性發展,如何提供發展的機會,在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構成一個體系時,應該繼續探索良好的管理模式。 以上的策略與管理理念、組織結構,人才管理這幾個方面的管理創新,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不可或缺的。但在實際的操作工作中,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從五個方面找出應該抓住突破口或關鍵,全面創新發展。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