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保證廠務公開真實性的思考
廠務公開在企業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有利于擴大基層民主,保證職工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有利于加強企業的科學管理,促使企業興旺發達。職工群眾對廠務公開非常歡迎,認為廠務公開給了職工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使職工的民主權利落到了實處;廠務公開激發職工群眾的主人翁責任感,增強了職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廠務公開架起了領導和職工之間的“連心橋”,拆掉了“隔心墻”,拉近了黨群、干群的距離,增進了相互間的溝通和理解,從而在源頭上防止和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給員工一個明白,促干部一身清白。廠務公開推行以來,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但是,事物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在實行廠務公開推進企業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主要是廠務公開的內容存在著失真的情況。廠務公開的要害是公開,關鍵是真實。廠務公開工作要規范健康地發展,就必須搞真公開。真實性是廠務公開的靈魂。廠務公開的內容不真實,不可信,不僅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而且會失去職工群眾的信任。 如有的企業公開內容是有條件的、局部的、有選擇的,是經過過濾的公開(不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保密事項和企業的科技、商業秘密),對容易引發企業內部矛盾的問題和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以及容易滋生腐敗現象的問題采取回避的態度,避重就輕,公開一些夫關痛癢的小事,不公開實質性內容;有的把公布當公開,只公布結果,不公開政策依據、具體標準和辦事程序,使員工“知其所以然”,無從監督企業的一些重大決策不是事前公開,而是“生米煮成熟飯”后再公開,如企業改制方案,職工下崗分流,內退方案等,往往是既成事實,變相強加給職工,有些企業的公開欄內幾乎是職代會討論通過的所有內容,變成職代會的公告板,這些內容職工群眾早已知道,所以有的職工說,公開欄的內容總覺得不是給我們看的,好象是給上級和外人看的。有些企業在公開經營收支和資產負債、損益上,都是以累計表示。很多職工說:“這些數字看不明白,看也白看”。這不僅影響到廠務公開的質量,而且在職工中產生了負面影響。 廠務公開內容不真實現象的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一個是客觀上的,即體制上的,一個主觀上的,認識上的。從體制上講,企業體制改革尚未到位;從認識上說,一些企業領導干部對廠務公開的必要性認識不足。有的企業領導認為,企業的興旺與否,關鍵在于企業領導的決策和管理,而不在于廠務公不公開;有的強調單位中心任務重、工作忙、顧不過來,打心眼里就不愿搞;有的企業領導心存顧慮,擔心公開后產生負面效應。于是,便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辦法來對付了事。 上述列舉的現象盡管是少數企業的個別問題,但不可小視,回避是不行的,必須采取切實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廠務公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的手段。其目的在于貫徹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調動包括經營管理者在內的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企業的興旺發達。有利于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如果公開的內容不真實,無疑達不到這一目的。廠務公開必須動真的、搞實的,決不能流于形式走過場,做表面文章。那么,怎么才能保證廠務公開內容的真實性呢?筆者認為,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從源頭上著手。具體講,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體制上下功夫,保障廠務公開內容的真實性 體制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須深化體制改革,加速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以“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特征的現代企業制度,是一種先進的企業制度,它集中了許多有益于企業發展的好做法和機制。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本質上與廠務公開的要求是一致的。現代企業制度的開放性和透明度,呼喚廠務公開,要求廠務公開。同時,健全的現代企業制度也為實行廠務公開提供了制度保障。 從現代企業制度本身來說,它也為實行廠務公開保證內容的真實性提供了條件。公司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公司制的核心。依法建立的股東會、董事會、經理辦公會、監事會各自代表企業的不同利益。國有獨資和控股公司的黨、政、工以及職工代表都具有各自的位置。職代會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履行職責的決策、執行、監督體系。所有者不能直接干預經營者的日常經營,經營者也不能侵犯所有者的權利,這為廠務公開提供了一整套保證其真實性的機制。任何非真實性的做法,都是與現代企業制度格格不入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一整套完整的決算、執行、監督體系,完全有能力保障廠務公開內容的真實性。 二、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前面說了在推行廠務公開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也剖析了一些糊涂思想。解決這些認識問題,必須要通過嚴肅認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們真正在思想上有所提高。宣傳的對象既包括企業領導,又包括企業普通員工,企業全體人員都在內,不僅使各級干部提高對廠務公開重要性的認識,了解推行廠務公開的指導思想、內容形式和基本要求,而且使廣大職工群眾在掌握廠務公開制度的基礎上,自覺參政議政,提高運用制度維護自身民主權益的能力。 對領導層來說,要認識到廠務公開是還政于民,認識到實行廠務公開、民主監督,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一種具體體現,是推進企業民主政治建設、加強民主管理的客觀要求,也是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職工董事制度的現實需要。廠務公開,就是要圍繞企業改革的難點,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廉政建設的關鍵點實行公開,虛心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認真接受群眾的監督,讓職工群眾參與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緊貼職工,職工情系企業,為企業的興旺發達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廣大員工來說,認識到這是真正的當家作主,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權力最經常、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職工群眾要變“讓我參與”為“我要參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主人翁姿態,熱心關注,積極參與,主動發揮自己在廠務公開中的應有作用。同時,要敢于監督。要本著“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精神,通過職代會等有效形式,對領導不公開的問題敢于提,對不公開的賬目敢于查,對領導班子敢于評。廣大職工要提高素質,通過不懈地學習政治、文化、科學,特別是經營管理和法律,法規等多種知識,不斷提高自己思想覺悟、政策水平、業務能力和分鑒能力,進而評議說到要害處,參政參到根本上。 三、健全廠務公開監督機制,保證廠務公開健康發展 市場經濟實質上是法制經濟,成熟的市場經濟是規范的法制經濟。廠務公開工作要扎扎實實地推進,必須在制度化上下功夫,通過建立健全相應的法規、制度,保證廠務公開內容的真實性,保證其真正取得實效。目前對廠務公開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一般性的要增長、號召上,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保證廠務公開工作順利進行的法規和制度。我國現在的國有企業,從外部講,有政府審計、紀檢、監察等機構進行監督,從企業內部來講,有黨委、紀委、監察、工會等,但僅此還不夠,特別需要來自企業職工的監督。這方面的監督往往更及時、更有效。所以,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制定出臺具有法律效力的“廠務公開”監督評議實施辦法,建立健全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監督制約機制,抵御干擾,敢于碰硬,確保廠務公開有效的推行,進一步充實職工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內容,以保障廠務公開在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中健康運行,達到公開的真正目的。廠務公開,可以通過幾種形式接受職工的監督:第一,重要問題依法提交職代會,通過職代會民主監督;第二,建立“廠長信箱”和“廠長接待日”制度;第三,建立職工代表檢查制度;第四,設立廠情發布欄。還可以設立意見箱,聘請職工監督員,召開座談會,民主測評等,廣泛征集職意見。有了健全的監督機制,才能進一步促進廠務公開內容保持真實性。 四、健全制度,規范管理 要進一步推進廠務公開沿著真實有效的健康軌道運行,需要我們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實際,認真抓好公開內容、公開時間、公開形式、公開程序四個規范。 (一)規范廠務公開的內容。廠務公開內容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職工生活福利和干部廉政建設等諸多方面。原則上,除國家法律規定保密的事項和企業的科技、商業秘密之外,都應該公開。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的規定,結合本企業職工的愿望要求,規范廠務公開的內容。要把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難點、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企業廉政建設的關鍵點,作為廠務公開的重點。當前尤其要重視將企業改革的方案,職工下崗分流方案,職代會民主評議干部、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向職代會報告,以及企業經營中大宗原材料的采購,重大工程項目招投標等,納入公開范圍。要強調公開內容的針對性和其真實性,力戒形式主義。各企業具體公開什么,要以自身實際情況特別是職工最關心的問題出發,哪些問題最制約企業改革、發展和穩定,哪些問題最影響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哪些問題最關聯企業廉政建設,公開就首先從哪里入手。 (二)規范廠務公開的時間。要根據企業的不同特點,確定廠務公開的時間。企業有大有小,經濟狀況有好有壞,廠務公開的時間也可以有所區別,但必須堅持定期公開。實行廠務公開的企業要對公開的時間作出明確規定,公開的時間要根據內容和形式來確定,做到常規性的工作定期公開,長期性的工作分階段公開,一事一議的工作隨時公開。 (三)規范廠務公開的形式。堅持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載體,不斷拓寬廠務公開的形式。推行公開不是對企業原有職代會制度的否定,而是在新形勢下對職代會制度的深化和完善。職代會作為企業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權利的基本制度,既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又有多年實踐經驗。以職代會作為廠務公開的基本載體,使廠務公開具有合法性和規范性。因此,在實行廠務公開過程中,沒有建立職代會制度或職代會制度不健全的企業,要把職代會制度盡快建立健全起來,發揮作用。同時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拓寬廠務公開的形式,要采取各種靈活簡便的形式,進行公開。除堅持每年一至二次職代會上公開廠情的同時,采取如公開欄、廠報、廣播、電視和電腦網絡以及召開廠情發布會、黨政聯席人和職工代表團團長聯席會等形式進行公開,使廠務公開更具真實性,促進企業民主風氣的形成。 (四)規范廠務公開的程序。廠務公開的程序一般包括:預先審核、公開、征詢意見、歸檔幾個環節。要堅持有利于群眾能與監督的原則,嚴格廠務公開的程序,強化監督制約機制。公開的過程,本身包含群眾廣泛參與監督的環節。要重視公開前后群眾意見的征集和反饋。對職工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能夠采納的積極采納,不能采納的要作出必要的說明或解釋;對職工群眾反映強烈,大多數職工不贊成的事項,要予以糾正或延期執行。要加強對廠務公開制度執行情況全過程的監督。具體包括公開內容是否真實、全面,公開是否及時,程序是否合法,群眾反映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等,確保廠務公開的真實性。 五、積極學習、借鑒一切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先進經驗 認真總結國內企業的先進經驗。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企業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權利的基本制度,已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在推行廠務公開工作過程中,有的單位較好地發揮了職代會的作用,如根據廠務公開的不同內容采取民主議事會、職工座談會、公開欄、櫥窗等多種形式進行公開,讓職工群眾知情、議事、監督。在程序上堅持凡要公開的內容必須經過職代會“提出、審查、公開、議政、整改”等五個步驟。公開前要經過職工代表審議,公開后要聽取職工意見,進行整改。以評議來監督,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建立廠務公開監督評議小組,負責檢查公開事項內容是否真實、公開是否及時等。在廠務公開過程的始終,敢于打破“暗箱操作”,掀干部的“箱蓋”,翻企業的“家底”,真正讓職工心明眼亮。 凡是能用市場機制的辦法來辦的事情,就盡量采用市場機制的辦法,通過招標、投標、競爭來解決。比如企業的原材料采購,不僅采購的數據要公開,而且要把采購的程序、機制公開,搞公開操作,不搞暗箱作業。在這個基礎上的公開,一般說來職工群眾就會感到是公正的、真實的、可信的。對不能用市場機制的辦法,仍然需要企業內部來決定和領導審批的事項,就要做到使這種決定和審批的權力,建立在企業內部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上,防止搞暗箱操作和一個人說了算。 綜上所述,先進的企業體制,正確的認識,健全的監督機制,規范的管理,先進的工作方法,這些是確保企業廠務公開內容真實性的基礎工程。要想達到預期的目的,必須要在建設基礎工程方面多花氣力,狠下功夫。功夫做到了家,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