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一代獨生子女的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
[摘 要] 80后一代的獨生子女是家庭的核心,這一代人的成長受到家庭方面長期教育或父母榜樣行為的深刻影響,也受到了現金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形成了一個新的特殊的消費觀念。 [關鍵詞]獨生子女 消費心理 消費行為
分析研究80后一代獨生子女們的消費心理,消費群體中男女比例所帶來的影響,消費者性格所帶來的消費行為及分析商家吸引消費者的銷售手段。
一、80后獨生子女消費群體的心理和消費趨勢 80后一代的獨生子女是家庭的核心,這一代人的成長受到家庭方面長期教育或父母榜樣行為的深刻影響,也受到了現金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形成了一個新的特殊的消費觀念。
⑴這部分群體與父輩生活的特性區別 80后一代人,知識累計程度大多高于父輩們,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范圍也比父輩們廣得多。父輩們的年代里潮流中不變的是“綠色”、“藍色”,固定的消費、大眾的觀念;80后一代隨著社會潮流的發展、周圍環境的影響,他們的消費觀念由保守過渡到了開放,喜歡包裝自己、購買很多非必需品、擁有了奢侈品。
⑵這部分群體的生活環境和社會引導 80后一代人在家庭中,大多數被奉為“小公主”、“小少爺”,家家一個寶貝,父母盡己能給孩子們創造優越的環境,作為家庭的核心和家庭的關注對象,在成長中形成了依賴性強、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在成長期,他們需要更多元化的食物來滿足身體需要,在學習期,他們的學習壓力和競爭環境比父輩們要嚴酷的多,家里給配備的學習器材也不勝其多,補腦補身的保健食品也要常備家中,外界的同學間的娛樂是勞逸結合的必備。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他們會接受日新月異的新鮮事物,盡量趕在潮流前面;在社會條件的影響下,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視角去觀察社會;在互聯網、大眾媒體的傳播作用下,國內外的明星、名人的時尚引導都是其價值觀改變的重要因素,F金社會的品牌化觀念影響了很多年輕人的消費趨勢;一個品牌、一個擁有自身價值和本身層次的品牌已經超越了必需品的購買意義,逐漸成為了年輕人體現個性、自信、地位的象征。
⑶這部分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分析 80后一代分為兩部分消費群體;一部分是依靠家庭的群體,這部分消費群體大多青睞于低端化的產品,喜歡物美價廉的必需品,雖然處于經濟不富裕的階段,但是他們的消費觀念并不保守,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清楚自己所需;這部分群體其中不乏有“超前消費”的人群,所謂超前消費就是信貸消費,用未來的錢來實現眼前的需求,他們遵循“有錢就花,沒錢就貸”的原則,有些銀行已在校園開始免費辦理學生信用卡了。從有關資料中獲悉,北京一所高中的重點班里,90%都有手機,MP3、電腦更是極為普及,即使眼前沒有,也已把這些列入了計劃購買內。另外一部分是獨立的群體,有自己的固定收入,可以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是社會消費中的主流消費者。和上一部分依靠家庭的群體一樣,獨立的群體也再逐步走向超前消費,不同的是,依靠家庭的部分群體可能會由家庭來還帳單費用,走的路線是“父母掙錢孩子花”;獨立的群體是“自己掙錢自己花”。獨立的群體中也有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依照自己的自身條件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有喜歡大牌服裝的、有追求房子車子的、有享受吃喝玩樂的,還有崇尚分期旅游的;當然,也有受經濟限制的人群,他們可以自主創新,一樣可以把個性、張揚表現的淋漓盡致;作為獨生子女的青年一代,他們對生活的品質要求高,對未來也有憧憬,消費行為日趨更加大膽和實際了。 80后一代人追求新穎、喜歡時尚、注重直覺,喜歡在知趣相投的朋友圈里討論時尚、習慣在時尚的基礎上創新,這部分群體容易感性沖動的購買,物品本身的實用性、性價比等因素考慮的比較少。心理可能大多存在“看上就買,非買不可”的意識,只圖一時之快,缺少理性。 在眾多消費者群市場中,男女消費者的比例及女性消費者所占有的特殊重要影響 ⑴男女消費者的群體比例 據有關資料中查找,80后一代男女消費者性別比例為19.61%∶80.39%,女性消費者占主導地位,形成這樣的不均衡比例和兩者接受的消費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女性把花錢當成是一種提高生活質量的工具,男性把掙錢當成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途徑,兩者有本質的區別。女性買東西考慮的可能更為全面。比如,選購一件T恤,女性都會精挑細選,在打折促銷的時候,還會多買些存儲在家里;男性會徑直的走到要選購的T恤前,拿了東西就走。兩者的區別在于,一個注重選購的過程,一個注重選購的結果。
⑵女性消費者起到的重要作用 女性消費者在眾多消費者群市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消費動機促使著個體進行消費行為,現代女性主張“我獨立,我自主”的生活模式。女性似乎天生就喜歡購物,任何情況下,都能找出購買的理由。市場上專為女性設置的消費場所也絡繹不絕,各式各樣的SPA、香熏、瑜伽都價格不菲,可是女性注重的是品質和效果,好像價格都是次要的,80后一代的女性,更是敢花,甚至有些新新人類在父母的“勤儉節約”的教育中依舊舉著“自己掙自己花,讓別人說去吧”的旗幟,俗話說“女人錢容易賺”也是這個道理吧。 分析80后一代消費者性格及性格連帶的消費行為 消費者的性格決定消費行為,也會因年齡、興趣、能力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 ⑴消費者的購買動機和購買習慣 消費者的購買動機和購買意愿、購買沖動有緊密的關系,也和消費者自身的購買承受能力有很大的關系。比如,消費者想選擇的是物美價廉的物品,那必定去選購一些實惠耐用品,消費者想選擇時尚前沿物品,那必定不會在商場的打折車上淘過季貨品了。當然,消費者的購買動機相當復雜,不是單單一個因素就可以引導的。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和購買行為是緊密結合的,有著固定的消費習慣才會出現購買行為;比如,我喝牛奶喜歡喝蒙牛這個牌子的,那么我去購買奶類肯定會選擇這個牌子;我喜歡去“迪亞天天”這個超市購物,那我購買的物品大多來自這家超市了。 ⑵消費者的購買過程心理 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取決于當時的心理作用和自身需求,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分為“理性”和“感性”兩大類。理性消費解釋的通俗些就是不花冤枉錢,選擇實用的、物美價廉、性價比高的物品;感性消費可以理解為沖動的、片面的、圖一時之快的選擇物品;兩者間有本質的區別。
商家吸引消費者的銷售手段及兩者間的互動性 消費者是市場的主體,商家懂的分析消費者的購買動機才可以推出適合消費者的營銷政策。
⑴商家吸引消費者的銷售手段 80后一代是現今對市場營銷影響比重很大的群體,他們多種多樣的心理需求造就了商家營造的各種銷售方案,他們對品牌的特殊信任和喜好造就了商家在發展自主品牌的推廣。 商家的銷售手段會吸引不同的消費群體,以低價增加銷量,以高質量增加價位,以高品質增加檔次,打品牌增加知名度,這些都是吸引消費者的手段,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各取所需。拿商場打折來說,現在的商場無時無刻都在打折中競爭,消費者是其中的受益者嗎?商家不會做賠本的買賣,打折必定加價。一件衣服的銷售價值早已超出實際價值的數倍,商家打折無非是抓住了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抱著“有折扣就劃算”的心理購物, 有些消費者明知物品本身不值那個價格,看見5%的標簽仍然會掏腰包把物品搬回家。商家有時也會用把本身很普通的衣服促銷成搶手貨的手段,我的女友前段時間買了某品牌的一件衣服,初期沒有買到合適的號碼,各家專賣都是斷貨現象,商家以限量發售的方式促銷這件衣服,每次都是來一批,來了就賣完了,等我女友買到后興高采烈穿出去的時候才發現這件衣服的撞衫率超高,幾乎穿了三次,二次都發現迎面來的女生和自己穿了同樣的衣服,導致現在這件衣服就再也沒穿過了。商家的銷售手段層出不窮,消費者的跟風也是屢屢而來,商家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制定銷售政策,消費者也依賴商家的銷售形式,兩者互動。
⑵銷售人員的態度和消費者的心理掛鉤 80后一代大多是“少爺”“小姐”的心態,在家被追捧慣了,在外也喜歡被人追捧;這些個性特點影響著他們的消費行為。舉個例子,我曾經和一個鐵哥們一起逛街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一個專賣店里試了件外套,導購小姐微笑的告訴他這件衣服很適合他穿,他便毫不猶豫的買了那件衣服。人的心理在某些特定時候受外界影響,一個肯定、一個微笑也許就是一個人做決定的推動力。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