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關系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
投資者關系是指上市公司運用財務、傳播和市場營銷手段,向既有投資者及潛在投資者 詳盡展示公司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以實現公司價值的最大化的戰略管理行為。國際上投資 者關系管理始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投資者關系真正意義上的投資者研究大約從2002 年開始,并在2005 年股權分置改革時期進入一個高潮。中國對投資者關系的研究主要從兩個角度展開,一是從投資者關系基本理論進行研究,另外一種是從投資者關系評價指標體系的角度展開。2006年之后,國內對投資者關系的基本理論研究沒有出現重大突破,研究的重點轉移到實證,而幾乎所有的實證研究都要涉及到投資者關系評價。
一、中國投資者關系評價體系研究現狀 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及其指標度量是投資者關系管理實證研究的基礎,是研究投資者關系管理與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如權益資本成本、流動性、股票價格等相關關系的基礎。 國際上IR 評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歸納為兩種:一種是內容分析法,即根據構建IR 核 對項(items)對公司披露的信息、公司披露的年報和其他公告進行核對,構建一個較為簡單的評價指數對IR 進行評價。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易用,通過數量來作為披露質量的替代,不足之處在于無法對披露信息的質量進行評估。另一種就是充分考慮公司披露信息的使用者 (包括投資者和分析師)的偏好和評價,通過面向分析師的問卷調查來獲取對上市公司投資者 關系的評價和排名。 國內的IR 評價基本上都是采用內容分析法,目前國內對IR 評價體系研究最為深入的是李心丹、肖斌卿等,他們設計了一套南京大學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指標體系,這是目前國內最為完整、權威的一套IR 評價研究成果。南京大學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由三個具有相互邏輯關系的模塊:狀態水平指標、質量指標及管理指標構成,每個模塊又由幾個子 模塊構成,根據對最低一級子因素的評分,逐級計算出三個模塊的指數,并對每個子模塊賦予權重,最后根據所建立的模型計算出最終的IR 管理指數。投資者關系管理綜合指數的計算主要基于傳統的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法。李心丹等運用結構化方程模型證明了此IR 評價 體系的內在邏輯關系和運行機理,并論證了該指數的有效性。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投資者關系管理研究室重點從 IR 非財務信息披露方面研究,設計了南開大學投資者關系管理水平指數體系。該體系從歷史性非財務信息、前瞻性信息、溝通渠道和組織設置等方面對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活動進行全面度量,具體方法采取專家評分法和層次分析法。南開大學的馬連福、趙穎等[3]認為投資者關系管理的主要內容 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關于非財務信息、未來預期信息的互動溝通,因此重點研究了IR 非財務信息披露評價指標的設計和應用。他們將投資者關系中的非財務信息內容劃分為保健 信息和成長信息兩大類,共11 個指標,并摒棄了權重的使用,在其后的研究中又將內容劃分為戰略信息和社會信息兩大類,仍然主要采取專家評分法。何玉和張天西構建了基于 Internet 的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指數,徐剛采用模糊數學綜合評價方法確立IR 評價體系。 從以上學者的研究可以看出,這些IR 評價體系的設計框架基本是相同的,采用的方法 也大同小異,都是層次分析法、專家評分法、德爾菲法等的綜合應用,并以層次分析法和專 家評分法為主。各評價體系的最大不同,在于具體指標的選用不同,選擇指標的數量不同, 這些主要是視研究內容和研究精度而定的。 二、中國投資者關系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 一、在IR 評價體系相關的實證研究中的應用 通過投資者關系管理,上市公司能夠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增強與投資者之間的相互信 任,提高投資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降低融資資本成本,因此成功的投資者關系管理對上市 公司意義重大,而成功IR 評價體系則可以對上市公司IR 管理狀態的描述起到一個良好的基礎性作用。由于中國獨特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中國的投資者關系管理與國外必然有所不同,中國的IRM 對上市公司的影響與國外的研究成果也未必一致,因此在具體的實證研究中,國內研究者一般視具體研究對象設計相應的IR 評價體系,計算出各上市公司的IR 水平指數,然后進行研究。基于此,目前國內學者所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資者關系管理與現金流權和公司價值的研究,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與公司治理的研究,基于Internet 的投資者關系管理研究,基于投資者關系的非財務信息披露研究,融資動機與投資者關系研究等。 二、在投資者關系年會中的應用 投資者關系年會是投資者關系評價在上市公司評級中應用最為成功的例子。投資者關系 年會由中國證券報和南京大學聯合在2005 年首次舉辦,此后每年舉辦一次。每屆年會都由 政府機構主管部門、國內權威專家學者、業界國內外投資機構、百余家上市公司高管以及財 經媒體等重要機構與人員參與,是當前國內最具權威性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專項評選活 動。 投資者關系年會起源于2004 年7 月南京大學李心丹教授主持完成的上證聯合研究計劃課題《中國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在此課題中,李心丹等構建了一套符合中國國情、體系嚴謹、經過實證檢驗的投資者關系評價指標體系,即上文所提到的南京大學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指標體系。根據這套體系,年會對國內上市公司的投資者關系管理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打分,最終評選出上市公司最佳投資者關系管理百強。此外,針對打分評定的“最佳投資者關系管理百強”,還將向分析師和基金經理發放調查問卷,并由廣大個人投資者通過和訊網和中證網進行投票,評選出"最佳大型公司獎""最佳中小型公司獎"等個性獎項。 投資者關系年會投資者關系年會在國內證券市場已經引起重要反響,目前有近千家A 股上市公司參與評選,其所設獎項如“ 中國投資者關系百強”、“最佳危機公關獎”、“最佳溝通獎”、“最佳年報獎”等已成為獲獎公司重要社會榮譽,年會上的IR 報告也已成為上市公司指導IR 工作的重要文件。 三、中國投資者關系評價指標體系的缺陷及形成原因 以上論述表明投資者關系管理在中國的研究與應用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現有IR 評價體系仍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主觀性因素的影響。投資者關系管理的評價有一部分指標帶有很強的評價者的主 觀性(比如對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互動溝通質量的評價),主觀性因素對分值的影響會導致最終 指數的誤差。目前針對帶有主觀性評價的指標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披露評價的有效性 上,李心丹等對其投資者關系管理指數的有效性做了評估,但是絕大多數學者都未做評估。 一些評價體系選取的具體指標數量較少,代表性不強,這也使得主觀性因素的干擾加大。 (2)還未有IR 評價體系加入時間系列數據,對上市公司的投資者關系進展作評價,因 此不利于檢驗投資者關系管理作為企業績效的先行指示器作用。 以上缺陷相當大程度是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不高,自愿性信息披露薄弱造成的。中 國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遠遠不及英美國家,企業主動披露信息的動力不強,對中國上市公司 的實際研究獲取數據太難,有時甚至根本無法得到數據。而且一些歷史信息不易保存,尤其 是當IR 評價體系和公司網站變動時將很難得到時間系列數據,因此給研究帶來了一定困難。
四、結論 在股東文化主義盛行的今天,投資者關系管理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上市公司管理工 具,作為投資者關系管理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 也提上日程。中國的投資者關系評價研究發展迅速,不僅在理論研究上被廣泛運用而且在上 市公司IRM 評級中也得到了應用,這對企業認清自身的投資者關系管理現狀及不足起到重 要作用,對企業未來IRM 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中國的投資者關系評價體系結構與 方法比較單一,受主觀性因素影響較大,并且還未有IR 評價體系加入時間系列數據,不利 于檢驗投資者關系管理作為企業績效的先行指示器作用。投資者關系評價雖已在上市公司評 級中得到應用,但實際應用的時間不長,影響也不夠廣泛,總體來看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 因此中國投資者關系管理評價研究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