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aum80"><pre id="aum80"></pre></ul>
  • <th id="aum80"><menu id="aum80"></menu></th>
        <kbd id="aum80"></kbd>
        <tr id="aum80"></tr>
        <kbd id="aum80"><pre id="aum80"></pre></kbd>
            • <ul id="aum80"><pre id="aum80"></pre></ul>
              • <strike id="aum80"></strike>
              • 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工商管理論文

                試論當前我國國有企業面臨的困難及其克服措施

                本論文在工商管理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XCLW188658  試論當前我國國有企業面臨的困難及其克服措施

                內 容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深入發展,特別是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國有企業的發展遇到了各方面的問題,在國有企業改革中面臨著重重困難。能否順利進行國有企業改革關系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如何克服這些困難,找到合適的解決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本文著重分析了目前國有企業目前的生存環境和國有企業改革面臨的主要困難,論述了國有企業克服困難進行改革的理論依據,并給出了克服目前困難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國有企業 改革 理論基礎 措施 

                試論當前我國國有企業面臨的困難及其克服措施
                一、 緒 論 
                1.1 國有企業概論 國有企業是指國家獨資或國家控股的企業。國有企業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 國有資本占控制地位; 
                 2. 政府對國有企業能夠直接或間接地施加支配性影響; 
                3. 國有企業一般具有法人地位; 
                4. 國有企業收入主要是通過從事工商經營活動獲得的;
                 5. 國有企業一般具有雙重經營目標,即盈利目標和社會目標。 非國有企業包括集體企業、鄉鎮企業、私有企業和個體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國家非控股),與國有企業是相對應的。 
                1.2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歷程及主要問題 
                新中國成立50年來,我國工業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從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國,發展為具有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社會主義國家,以國內生產總值為標志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位,實現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跨躍。在這一過程中,國有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 
                 1.2.1 國有企業改革經歷的主要階段 
                國有企業改革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經濟改革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目前,我國大量的非國有企業,己經基本上可以按照市場經濟原則運行,改革滯后的主要是國有企業。大部分的國有企業仍然同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這一改革難點如果突不破,不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不起來,而且整個經濟也不可能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的高速發展。國有企業改革主要圍繞著這兩個方面展開:政府和企業利益關系的調整與創造一種嶄新的企業制度。
                從整個過程來看這一改革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一、1978-1982年對企業實施“擴權讓利”階段;
                 二、1983-1986的“利改稅”階段; 
                三、1986-1991年的“承包經營責任制”階段;
                四、1992-1995年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試行股份制階段; 
                五、1994年至今,明確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 
                二、國企發展的重要性
                國有企業作為國有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特有的制度安排,也是當代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經濟現象。國有企業存在于高壁壘的自然壟斷行業,符合經濟效率原則。這就是說,國有企業既能夠提供公共產品,同時又有助于國家實施宏觀調控,實現國家安全和戰略目標。因此,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經濟組成部分,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1.2.2 國有企業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伴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我國國有企業也在規模上實現了迅速的擴張,國有資產的增長十分顯著。但是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重要背景是,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國有企業就被推向了激烈競爭的國際舞臺。因此必須對針對目前國有企業面臨的困難和難題,繼續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現企業投資結構優化, 并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 變國家一元化投資主體為社會多元化投資主體,。 
                三是要改變國有資產在國民經濟中的存在范圍與比重, 戰略性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即是把有限的國有資產集中到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為了做到這一點,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1、保證戰略重點, 逐步退出大部分競爭性領域, 適當縮小范圍, 降低比重, 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 
                2、通過產權改革, 理順產權關系, 使國有企業產權清晰化、人格化,增強其開放性和流動性; 
                3、使國有財產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經營權相分離,把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造為規范的現代公司。 
                 2.3 對政府投融資決策與運營過程中的矛盾分析 
                雖然采取上述措施可以實現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然而政府投融資決策與運營過程中仍有一些矛盾阻礙國有企業改革的進行: 
                1、政府與企業行為目標差異的矛盾。按照國家國資委管理體制“三層次”的構架要求,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或國有控股授權的經營機構,必須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負責。但是它的經營活動、投融資行為必須符合政府的意愿要求,體現所有者的權利。這樣,如果這類投資公司要承擔政府需要建設的投資項目,尤其是經濟效益差的公益性項目,就必然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和長期發展的后勁。 
                 2、行業改革滯后與投融資主體市場化運作之間的矛盾。由于長期歷史的形成,在企業的發展中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行業管理部門的矛盾,利益、權限、行業范圍的紛爭,造成政府公共資源的浪費,不能形成整體發展規劃和整體經營效能的發揮,以及經濟效益的體現。 
                體制改革的硬到位與相關政策支持體系不配套的矛盾。在國企改革中,充分發揮了政府作為出資人的權力和作用,將國有資產集中到授權的經營管理公司經營。由于相關的配套政策沒有建立,使公司管理者感到很大的壓力,在工作中對比較敏感但又必須解決的問題,也只能延緩、擱置。 只有解決了這些矛盾,國有企業的改革才能更順利的進行,實現國有經濟改革的目標。 
                三、國有企業面臨的困難 
                我國國企改革面臨著諸多困難主要表現無以下幾點:
                一、國有企業沒有擺脫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管理機制、經營機制和思想觀念都不適應發展市場經濟的要求,企業生產經營、勞動人事、收入分配、技術進步等沒有形成有效機制,缺乏活力; 
                二、國有經濟戰線過長、布局分散、整體素質不高以及資源配置不盡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一些傳統產業的生產需要壓縮,一批技術設備落后、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企業需要淘汰; 
                三、由于工作中的盲目性而導致的重復建設,致使一批企業陷入困境,有的企業和項目,雖然不是重復建設,但由于資本金嚴重不足,高負債經營,也難以生存。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一困難局面呢? 
                2.2造成國企改革困難的原因分析 
                 1、產權關系界定不明,政企、政資還沒有真正分開。國有企業產權不清晰不僅是因為所有者與經營者的關系沒有界定清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所有者層次有問題。國有企業產權是全民所有,全體國民以委托-代理制的方式使得歸自己所擁有的財產進入經營過程。如果企業的產權不清晰產權,委托-代理結構就不會規范。而委托-代理結構不完善,委托-代理者之間就不是一種責權利組織為防止組織成員的行為與組織目標相背離,建立了約束制度。 
                任何激勵與約束制度都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一、委托人利益最大化; 
                二、代理人參加工作的收益不小于不參加工作的收益,即參與約束;
                三、代理人為委托人利益盡最大努力工作時得到最大收益,即激勵相容約束。顯然,任何形式的平均分配主義及累進稅率制都是低效的。 
                那么該如何建立高效可行的激勵約束制度呢? 
                第一要建立有效的經理人市場。經營管理是專業性很強的活動,國有企業的經營者不應當由政府部門指派或直接從政府部門中產生,而應當在經理人市場上由企業和經理人雙向選擇產生,這樣才能使稀缺的經理人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同時研究一套嚴格的經理人資格、資質評鑒制度,將一些水平低、信譽差的經理趕出經理人市場。 
                第二要激勵方式創新,引入股票、股票期權等激勵方式。一直以來國有企業與行政級別掛鉤,對經理人的激勵不是物質上的高待遇,而是“提拔升官”,在政企分開的大趨勢下,改變這種激勵方式,同時降低獎金、分紅等在經理人收入中的比例,而主要通過股票、股票期權等長期激勵方式使經理人的經營行為擺脫短期性,使其利益與企業長遠發展相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中國真正的企業家。 
                第三要控制經理人職務消費。由于國家對經營者的監督不力,經營者事實上掌握著國有企業的控制權,從而導致了經營者龐大的職務消費,這事實上形成了經營者的“隱性收入”。在實現企業經營者報酬結構多元化的同時,我們必須加強監事會對經營者監督約束、建立工會職代會對經營者行為制約,并進一步嚴肅財務紀律,健全財務制度,以抑制不公平、不合理的經營者職務消費。 
                第四要改變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對經營者的內部監控。 
                當前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情況下,通過協議轉讓引進民營資本或外資,實現國有股減持,實現股權的多元化,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必然導致對經營者制衡力量的多樣化;⑵在上市公司中引進更大比例的獨立董事,并建立一套使獨立董事充分發揮其作用的權責統一制度,約束經營者不合理行為;⑶改變以前監事會在公司治理中的“弱勢地位”,真正賦予其監督職權,并建立對監事會履行職責的問責制度。中國的公司治理結構是美國模式和德國模式的結合,但董事會的結構設計不如美國完善,監事會的職權又遠弱于德國。鑒于經理與董事的重合問題和股東大會的作用難以令人信服,應考慮將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的部分決策權移交給監事會,建立經營者同時對董事會和監事會負責的制度,對經理人員的招、解聘應由董事會和監事會的聯席會議決定,并賦予監事會對董事的質詢權和解聘權。從而在當前外部監督較弱的情況下,通過加強內部監督解決經營者約束問題。 
                第五要提高資本市場的效率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二級市場上的收購、兼并會給經營者帶來壓力,為避免因公司被收購而被解雇以及由此帶來的自身的人力資源的下降,經營者會努力提高業績,使公司市值高于凈資產值,減少被收購的可能性。會計信息關系到經營者的業績是否得到真實反映,必須建立一套嚴格的會計審核制度,才能真正實現經營者業績的實際考核。
                (2)產權與委托代理。產權指實際經營中形成的關于財產的權責利關系。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對激勵約束制度有重要的意義。 
                產權不同于所有權。所有權反映的是靜態的財產最終歸屬問題,無論是公有,還是私有,并無優劣之分。產權反映的是支配運用財產的規則,由使用權、支配權、收益權組成。有效的產權制度是資源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按經濟規律自由流動、組合的重要因素。在激勵約束制度中,討論的顯然是產權制度,而不是所有權制度。 
                 按照科斯定理:當交易費用不為零時,初始產權界定和經濟組織形式就會對資源配置產生影響。在現實企業活動中,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客觀存在,企業內部交易費用存在,只有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才能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證委托人與代理人雙方的權益。如果產權界定不清楚,競爭越激烈負效用可能越大,如我們的很多國有企業進行“價格戰”,產品價格低于成本,原因就在產權界定不清楚。產權的意義在于使每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產權是最基礎的治理結構,是最一般也是最重要的激勵機制。改革的過程不能繞過產權制度改革這一環節,這里不是互補關系。 
                當前國企的產權情況是:人人都是國企的所有者,但又都沒有排他性權利,事實上人人都不是國企的所有者,從而導致了經營者權責。
                第三章 對策與建議 
                3.1 政府管理國有資產帶來的沖突 新中國成立以來,主要依靠國有企業幾代職工的勞動積累和農民剪刀差的貢獻,積累了十多萬億國有資產。從邏輯上講,這筆可觀財富的真正所有者是全國人民,但“全國人民”卻是一個消極的所有者,只能委托國家中的執政者政府來進行管理。這樣,就使得政府在社會生活中具有了雙重身份,一個是社會管理者,另一個是國有資產所有者的代表人。這兩種身份集于一身,在計劃經濟時代不僅沒有大的沖突,反而有利于政府集中財力去做一些符合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情,如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研制原子彈和氫彈等。但在市場經濟時代,政府的這兩種角色必然發生沖突,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既是參賽者,又是裁判員的尷尬局面。 
                 3.2 國企改革的各階段以及采取的措施 
                國有企業的改革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80年代初開始,中國開始了國有企業的改革。在這期間,國有企業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企業,改革的主要手段是國家對企業放權讓利,只涉及微觀主體的改革,宏觀層面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幾乎沒有觸及。 這一階段探索的結果表明,僅僅從企業層次著手是建立不起現代企業制度的,也難以搞活企業,必須從宏觀層次出發,建立合理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從整體上搞好國有企業。
                第二個階段是從1988年到2003年。為了從體制上建立國有資產管理的新模式,國務院于1988年成立了國有資產管理局。但是中央政府尚未考慮建立一個權利集中的機構,相反是把出資人權利分散給國有資產管理局、財政部、大型企業工作委員會、經貿委、計委、中組部、主管部局等部門,力圖建立一個相互約束、相互監督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在國資局的實際運作中,由于跟國有資產相關的各個部門都沒有放權,如國有資產的資產權歸財政部管,投資權歸國家計委管,日常經營歸經貿委管,人事權歸企業工委管,延續了習慣上被稱為“五龍治水”的局面,多個部門可以對同一個企業發號施令,弊端甚多。加上其它原因,國資局管理上矛盾重重,職能地位也遲遲不能清晰起來,只能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如清產核資、研究國資管理政策、探討國資改革的思路和方案等等。 
                1998年后的機構改革,例如把國有資產管理局歸并到財政部,撤消大型企業工作委員會,成立中共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撤消經貿委所屬的“局”,都只是把權利在這些部門內部調整,并沒有從宏觀上真正建立起一個權利集中的國資管理機構。其結果必然是政出多門,難以真正地履行出資人職能。分權制造成的責權利不明確和不對稱性,導致了國有資產沒有活力、又控制不住的矛盾現象,從而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高效發展。 
                3.3 產權改革是國企改革的主要內容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國有企業改革首先得進行產權改革。產權改革是總結國有企業多年改革實踐經驗和教訓后的必然選擇。 
                從歷史的發展過程看,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的經濟改革,主要是解決政企不分的問題,最初是調動勞動者積極性,力圖用物質獎勵的辦法來促進國有企業效率的提高。以后的廠長經理負責制、各種各樣的承包制、責任制,則進一步將改革推進到轉變經營管理的機制方面。20世紀90年代末期,改革開始觸動產權和產權制度,實行債轉股。而到了2003年,我國明確提出了產權制度改革的問題。“十六大”旗幟鮮明地提出產權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十六屆三中全會更進一步地提出了產權是經濟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建立現代產權制度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求。可以說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現代產權制度、關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的這兩個論斷,是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規律的一次認識上的飛躍,這種理論上的突破,為中國未來二十年到五十年甚至更長時期的經濟和社會持續、高質、高效的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 
                產權改革的一條可行道路是產權多元化。產權多元化一方面能保持國有企業的主體地位,增強國有經濟的影響力、創造力和帶動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國有企業注入新的動力,開創國有企業發展的新局面。 產權多元化有助于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和增強市場競爭活力;有助于改善國有經濟產權結構的戰略布局;有助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助于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創新的活力,為經濟良性運行提供支持。有利條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克服這些困難, 解決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層次矛盾, 不斷總結經驗教訓, 鍥而不舍地努力, 戰勝艱難險阻, 打好國有企業改革的攻堅戰。

                參 考 文 獻
                 [1]鄧小平文選.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93. 203 
                [2]國務院體改辦研究所課題組. 產權制度與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 經濟學動態, 2003(1) 
                [3]李榮融. 大型國有企業的改革及政府對其管理經濟要參, 2002(32) 
                [4]李松森著. 國有經濟戰略調整對策研究.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3 
                [5]錢偉榮著. 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研究. 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5 
                [6]魏杰, 趙俊超. 必須構建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國有資產管理, 2002(12) 
                [7]謝次昌, 王經修. 關于產權的若干理論問題[J]. 法學研究, 1994(1) 
                [8]蔣黔貴,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管理基本規范,2001中國經濟出版社 
                 [9]《國外國有企業制度及其演變的比較研究》,袁志剛,《世界經濟》,1995,6 
                [10]《開創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新局面》,周叔蓮,《當代財經》, 2000,3 
                [11]《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楊瑞龍,陳秀山,張宇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2]樊劍英.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跨世紀的兩個轉變.黨政干部論 西南財經大學本科學位論文(2009)34 壇.1998(8): 14-15 
                 [13]郭蘭峰.國有企業改革的新進展.宏觀經濟管理.2003, ( 9 ) 22-23 
                [14]陳佳貴,黃群慧.我國不同所有制企業治理結構的比較與改善[[J].中國工業經濟,2001(7): 23-30 
                 [15]朱天.公司治理、國企改革與制度建設【C].北京市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組編.公司治理結構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12-418 
                [17]王謙光.中國經濟的八大轉變—簡論二十年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成就.上海綜合經濟.1998.(12): 12-13 
                [18]張旭.當代公司治理結構演變的新趨勢與我國的對策[[J].經濟縱橫,2006(3): 67-69 
                [19]朱志雄,程瑤.現代公司治理理論的發展與啟示閉.現代管理科學,2008(3): 36-37 
                35.申明
                本論文是我個人在導師指導下,按任務書要求,自己撰寫的論文。該論文凡引用他人的文章或成果之處都在論文中注明,并表示了謝意。除此之外都是自己的工作成果。 若本論文及資料與以上聲明不符,本人承擔一切責任。 
                36致謝
                本論文是在付曉蓉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完成的。從開題到研究工作的每一步進展,直到最后論文的寫作,甘元霞老師都給予了悉心的指導,由于他的鼓勵與鞭策我才得以順利完成畢業論文。在做畢業論文的這段時間中,他在學習、科研中給予我許多深刻的教誨。嚴肅的治學態度,淵博的知識,獻身科學的精神和為人的風范是我終身學習的楷模,對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此謹向甘元霞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謝! 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本院的師兄師姐們也給予我莫大的幫助,在此我對他們也表示衷心的感謝!



                相關論文
                上一篇: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下一篇:淺談企業文化與企業凝聚力
                Tags:當前 我國 國有企業 面臨 困難 及其 克服 措施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 <blockquote id="woy2a"></blockquote>
                <kbd id="woy2a"></kbd>
                <samp id="woy2a"></samp>
                  • <kbd id="woy2a"><pre id="woy2a"></pre></kbd>
                    <ul id="woy2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