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497
論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特點及預防 [摘 要] 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上升的趨勢給我國的社會治安帶來很大的壓力,我國對未成年人罪犯的刑事處罰長期堅持著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本文圍繞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著重論述從立法、審判制度、社區矯正等方面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并提出相應的預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對策。 [關鍵詞]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特征 立法 審判制度 社區矯正 所謂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自然人實施的違反刑法規定,具有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與應受刑罰處罰性的行為。[康樹華:《當代中國犯罪主體》,群眾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頁]由于社會發展、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仍然是目前帶有普遍性和嚴重性的社會問題。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1、生理和心理不成熟 從生理發育來講,出現未成年人早熟現象。一些14—17歲未成年人生理機能已接近成年人,但是,他們的心理發育卻相對滯后。心理上進入了由幼稚轉向成熟的過渡時期,具有半兒童、半成人的特點,表現有較強的模仿欲和好奇心,對外界反應敏感。但他們的心理發展相對滯后,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因素的不穩定與生理成熟形成矛盾,表現為縱容物欲、追求物質享受、逞強好勝、爭勇斗狠,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情緒不穩定、容易沖動,也容易受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使這部分未成年人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例如;2011年9月7日李雙江15歲兒子開寶馬打人,[ http://ent.163.com/11/0915/20/7E16FR3L00031H2L.html]9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通報,李雙江之子李天一因構成尋釁滋事罪被收容教養一年,已送交執行;同案犯蘇楠則因同樣罪名被依法提請逮捕,而蘇楠的父親蘇文斌則因涉嫌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被刑事拘留。 2、暴力侵犯財產犯罪居多 據有關資料顯示未成年人犯罪以“盜竊、搶劫、搶奪、詐騙、敲詐勒索、侵占共6個罪名”居多,以侵財型犯罪為主,多以侵占財產為目的,并不同程度地帶有暴力和野蠻性。受電視、網絡等的影響,未成年人盲目追求金錢和滿足物質欲望。講排場,擺闊氣、開支大、虛榮心極強,相互攀比現象嚴重。父母給的錢無法滿足他們的貪欲,有的人為了非法獲取他人財物,滿足他們自己的物質欲望,鋌而走險,走上犯罪之路。[康樹華:《當代中國犯罪主體》,群眾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1頁]例如: 2010年11月,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分局刑警大隊一舉搗毀了3個搶劫團伙,先后抓獲犯罪嫌疑人8人,破獲了西寧市近四十起攔路持刀搶劫案件。據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分局有關人士介紹,這是一個有組織、有預謀、有分工的交叉作案的特大搶劫集團,其中有3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專業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