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746
試論我國勞動合同法實現過程中的問題
[摘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勞動關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振蕩和變化,各種深層次的矛盾不斷的出現。就業形式多樣化和勞動關系復雜化,勞動糾紛也大幅增加,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有些集體性勞動糾紛及人數比較多,一旦處理不好,就容易造成社會矛盾,影響到社會穩定。《勞動合同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全面調動勞動關系的一部重要法律,是尊重勞動和創造,從源頭上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需要。《勞動合同法》頒布和實施了一段時間,勞資雙方和社會對該法實施過程中的某些條文存在著不同的理解和爭議,這也是目前全國最關注的一個熱點。[關鍵詞] 勞動合同法 立法現狀 勞動者 合法權益 勞動保障 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我國《勞動法》最基本的目標之一。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以及正常的勞動秩序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勞動合同法》并不是只維護勞動者權益,同樣也維護企業的權益,維護企業的權益,社會才會發展。 一、我國勞動合同法概述 《勞動合同法》是繼《勞動法》之后調整勞動關系的又一重要法律。勞動合同制度的建立,實現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向選擇,實現了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法制化,對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完善勞動制度,調整勞動關系發揮重要的作用。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特別是所有制構建和利益格局的變化,勞動關系領域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新的矛盾。因為我國目前的現狀是勞動力相對過剩,資本處于強勢,勞動力處于弱勢,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力量對比嚴重不平衡。實踐中,勞動者合法權益受侵害的現象較為普遍。如一些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短期化、濫用試用期、隨意解雇員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拖欠工資、不辦理社會保險等等。用人單位的用工行為嚴重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影響了社會的安定。勞動力相對過剩最大原因是由于大量農民工流入城市,且都是存在技術含量低、缺乏技能。法律意識薄弱,對拖欠工資不通過訴訟爭取合法權益,認為費時又費力,也不一定能討回公道等等。 新的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導致企業用工成本因此而大幅增加。換個角度來看,也就是企業增加了對人力資源的投資。能作為一種投資去面對,必然有相應的回報,員工隊伍的穩定,最終受益的還是企業。《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對規范用人單位的用人行為、更好的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我國勞動合同法實現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勞動合同簽訂率較低 用人單位沒有正確理解《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造成合同簽訂率低的現象。一些企業認為“無固定限期的勞動合同,相當于計劃經濟時代的鐵飯碗”,這是一種誤解。從法律上講:無固定限期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除了勞動合同主體雙方沒有約定合同終止期限之外,其他地方和固定期限合同一樣,沒有任何特殊的待遇,并不是不能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只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也可以在法律規定的情形出現時依法解除。它既不是勞動者的“終身護身符”,也不是用人單位的“終身包袱”。口頭勞動合同現象也是較為普遍的,一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口頭達成協議,沒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一旦發生糾紛,由于沒有書面勞動合同的約定,勞動者要求維護合法權益時較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專業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