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正當防衛之構成要件
【內容摘要】 正當防衛是我國刑法所確定的排除危害性的行為之一,是刑法賦予公民個人同違法犯罪進行斗爭的權利。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分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且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正當防衛是保全權利人利益的一種法律手段,是對不法侵害的一種救濟,是對國家刑罰權的一種補充,是形式上的侵害和實質上的正當性的統一。 正當防衛的認定關鍵是準確地把握正當防衛的法定條件,具體表現為防衛目的、防衛起因、防衛時間、防衛對象、防衛強度。防衛目的是正當防衛主觀條件的要求,包含了對不法侵害的認識因素和對不法侵害決意制的意志因素;防衛起因是不法侵害的發生和存在;防衛時間始于不法侵害開始之時、終于結束之時;防衛對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而不能是第三人;防衛強度限制在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的損害。 對于防衛過當一般情況下是過失犯罪,也可能是間接故意,但不可能是直接故意犯罪,對于防衛過當的處罰應減輕或免除處罰,至于何種處罰,應視具體案情作出合乎實際的恰當處理,從而取得最佳的社會效果。
【關鍵詞】 正當防衛、不法侵害、防衛目的、防衛起因、防衛 時間、防衛對象、防衛強度、防衛過當。 一、正當防衛的意義 二、正當防衛在新舊刑法中的對比 三、正當防衛構成條件的各種學說 四、正當防衛構成條件在實踐中的認定及分析 (一)防衛目的 (二)防衛起因 (三)防衛對象 (四)防衛時間 (五)防衛限度 五、總結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1)劉家琛主編:《新刑法條文釋義》(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2)趙秉志主編:《刑法爭議問題研究》(上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陳興良著:《正當防衛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4)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上編),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5)張明楷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6)高銘暄主編:《中國刑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7)周圍鈞著:《正當防衛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正法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8)趙秉志主編:《疑難刑事司法對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9)劉家琛主編:《新刑法案例解釋》,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10)郭勝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解釋》,群眾出版社,1997年版; (11)陳光中主編:《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刑事法學》,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2)劉家琛主編:《新刑法條文釋義》,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出版; (13)游偉著:《防衛權、正當權及其限度一對正當防衛問題的研究》,載《政治與法律》,1999年第一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