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法律論文

              論工傷與雇傭損害賠償之區別(二)

              本論文在法律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工傷賠償的原則,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均適用無過錯原則。即無論職業傷害的責任在于用人單位、他人還是自己,受害者都應得到必要的補償;這種補償是無條件的,即使勞動者個人有過錯。實行“無責任補償”,給予傷殘者及時的物質幫助,是工傷保險法的首要準則。因為勞動者勞動環境的危險性,即人與機器相比總是處于相對弱小的地位,勞動者受到傷害是難免的;勞動者的危險來自于用人單位,即凡利用機器從事生產活動的用人單位都有可能對其勞動者造成的職業傷害;勞動者受到傷害都是非自愿的,這就是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理論依據。同時實行無過錯責任,把舉證責任倒置給了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必須證明勞動者不在工作時間和范圍內才能免責。其目的是使勞動者受到傷害能夠及時獲得救濟。我國為勞動者工傷的賠償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加以規定,并專門制定了《工傷保險條例》,對受到傷害的勞動者,根據受傷的不同程度,給予相關的賠償待遇。
               雇傭損害損害賠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雇工執行職務致他人損害,一種是雇工執行職務自己受到損害。前者指雇員在雇主的指揮下,按雇主的意旨完成雇主交付的任務中致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后者是指雇員在雇主的指揮下,按照雇主的意旨完成雇主交付的任務中自己的人身受到損害。前者是雇傭中對外損害,后者是雇傭中的內部損害。前者為民事侵權法中一般侵權行為,后者為特殊侵權行為。我在本文中主要論述的是后者即雇員自身受到損害這一種。雇員損害賠償原則,通說為無過錯責任原則。其理論依據是:雇工的生產、勞動條件是由雇主提供,其操作規程是由雇主安排、指揮,勞動中的危險性是潛在的,雇工在生產中人身受到傷害是雇工自己并非自愿的,雇工的傷害應當由雇主賠償。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是為了保護雇工的民事權益,能夠及時獲得救濟,但是雇工在生產中有重大過失造成自己的傷害,不能適用無過錯責任,而應適用過錯責任,以減輕雇主的賠償責任。雇工故意造成損害的,雇主免責。這里的故意主要是故意破壞生產的行為。這里的重大過失主要是指明知有或可能預見有重大危險發生,而放任危險的發生。我國《民法通則》只規定了雇員在雇傭活動中造成第三人損害賠償的原則,而沒有規定雇員損害的賠償適用原則,最高人民法院為彌補雇員在雇傭活動中自身受到損害立法不足,在《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明確了雇傭損害賠償的適用原則。并把雇員損害賠償作為民事特殊侵權類型,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雇主舉證證明其損害的發生是由不可抗力引起或由雇工故意行為造成的損害,才可以免責。
               但在現實生活中,雇員傷害常出現工傷與雇傭損害賠償的竟合問題。如雇員在乘座用人單位車輛下班和出差中,發生 交通 事故,在處理賠償時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意見是雇員只能選擇一項來保護自己的權利,即雇員要求工傷賠償時,不能在請求損害賠償,或雇員要求加害人賠償時,不能要求用人單位給予工傷賠償。采此觀點者認為,無論是工傷還是雇傭損害,均為填補受害人的損失,是補償性的,在受害人獲得一項賠償后,在要求另一項賠償,將超過損失,與該兩項賠償的功能不相符,違背立法的目的。另一種意見是雇員可獲得雙重的賠償。因為人身是無價的,雖然工傷與雇傭賠償的目的是填補受害人的損失,但從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和民法體現的權利中心原則,符合民事 發展 的趨向。《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竟合的雙重賠償,但黃松有副院長在答記者的提問時,明確了雙重賠償的精神。但雙重賠償在審判實踐中的適用存在不同的意見,出現不同的裁判結果,我不作分析。
               
               三、工傷與雇傭損害賠償區別之淺論
               縱觀上述論述的勞動合同與雇傭合同,工傷與雇工損害賠償之內容,對工傷和雇傭關系及其損害的性質、原則等有比較全面的認識。根據前面的闡述及分析,我們可以從工傷與雇工損害賠償的性質、適用法律、處理方式上看出兩者的不同點。但勞動契約是從雇傭契約中分化而來,國內外通說將雇傭損害與勞動工傷作為同一性質來處理,或適用工傷保險賠償,或適用侵權賠償作為賠償的補充。就我國 目前 勞動立法與雇傭關系理論與實踐來看,區分明顯。為此,我就我國工傷與雇傭損害賠償的區別作一淺論:
               (一)、兩者的義務主體不同。工傷賠償的主體是限定性的。我國勞動法第二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是指 企業 和個體經濟組織。僅僅是企業和七人以上的個體經濟組織兩種。雇傭損害賠償的主體,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5條規定,僅為 自然 人、個體工商戶和合伙組織。這種規定顯然與國外雇傭契約主體通論相違背,不利于對雇工的保護。我認為,雇傭損害賠償的主體應從雇傭的法律關系來考察,不論合同上形成的雇傭關系,還是事實上的形成的雇傭關系,只要有雇傭關系存在,雇主無論是自然人、法人,個體經濟組織,均可以作為賠償義務主體。
              (二)、構成條件不同。工傷的構成必須有勞動關系。沒有勞動關系的,不可能有工傷。只有在勞動關系的前提下,勞動者在工作中受到傷害,被確認為因工傷害,才是工傷。因為工傷是勞動特別法對勞動者受到傷害的保護。而雇傭損害必須存在雇傭關系,如果沒有雇傭關系,其損害賠償不能適用無過錯責任,只能根據侵權的特征,確定其賠償原則,如是一般侵權,還必須具有損害四要件才可能獲得賠償可能
               
               (三)成立要件不同。《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確立了雇主對雇員傷害的無過錯責任。在歸責原則上與工傷責任相同。但工傷沒有無過失相抵原則的適用余地,即使受害人對工傷事故的發生有過失,甚至有重大過失,也可獲得全部工傷保險給付。在雇傭損害賠償中,如雇員自身有重大過失,可以適用過失相抵的原則,減輕雇主的賠償責任。
               (四)、確定方式不同。工傷的認定有效和有資格的是勞動部門,勞動部門有權確定勞動者傷害是否是是工傷,其它部門的認定均為無效,這是法律的規定。對于工傷認定不服的必須申請勞動仲裁委員會裁決,由勞動部門認定是否可以重新鑒定。如裁決維持的,勞動者只能通過行政訴訟來解決。而雇傭損害賠償,雇工的傷情確定,只要有鑒定資格的機構均可以確定其傷情等級。對鑒定結論不服的,當事人經協商可以到鑒定機構重新鑒定,或通過民事訴訟程序向法院申請重新鑒定。
               (五)、賠償的時效不同。工傷賠償在認定工傷后,除企業調委會調解時效中斷外,受害人必須在60日內申請勞動仲裁部門裁決。逾期不裁決的視為放棄權利。在裁決后15日內不起訴的,視為認可仲裁裁決。雇傭損害賠償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侵權賠償時效一年的規定,受害人明知和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可在一年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律的保護,也可直接向雇主和有關單位主張解決,在主張權利時時效中斷。
               (六)、解決途徑的限制不同。工傷賠償解決的途徑,必須依據勞動法規定來處理,或經調解或經仲裁。在仲裁裁決后,不服的才可以通過訴訟程序來解決。雇傭損害賠償,當事人可直接起訴到人民法院,通過訴訟方式直接解決賠償事宜。
               (七)、賠償標準和范圍不同。工傷賠償,旨在保障勞動者的最低生活,其賠償的范圍僅限于人身傷害,并且其給付金額受到法定標準的限制。我國《工傷保險暫行條例》對不同等級的工傷,確定了一個統一的標準。參照標準對工傷者進行賠償。雇傭損害賠償,在于填補受害人的損害,受害人的請求,除人身損害外,尚兼及物之損害,賠償的范圍包括所受損害和所受利益,受害人初可請求財產上的損害,還可向雇主主張精神撫慰金。我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了具體賠償的標準,一般情況下,賠償是一次性的。但總體上看工傷賠償標準低于雇傭損害賠償標準。
               (八)、適用法律不同。工傷賠償是由勞動法強制性調整,它在發生工傷賠償后,只能依據勞動法律法規來處理,工傷賠償具體的依據是《勞動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雇傭損害賠償,它是由民法來調整,它直接適用民法侵權行為法的相關條款和責任原則來處理。
               
               
               參考文獻 :
               
              http://www.cbe21.com, 《雇傭契約 研究 》寧麗紅。
              http://www.k12.com.cn, 《論雇傭人的民事責任》房紹坤。
               3、http://www.T12.com.cn,《析勞動合同、雇傭合同和勞務合同關系》,李明。
               4、黎建飛 莊儀表,《工傷賠償諸類型案例評析》 2003年《判解研究》第2輯
               5、王利明,《民法 侵權行為法》
               6、金福海,《龍建康訴中洲建筑公司等損害賠償糾紛案評析》 2003年《判解研究》第2輯
               7、黃越欽,《勞動法新論》,中國政法法學出版社2003年版
               8、王澤鑒,《民法債編總論》(第一冊)三民書局1993年版
               9、王全興,《勞動法學》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3年版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2/2/2


              相關論文
              上一篇:論公序良俗制度 下一篇:論夫妻財產約定的合理性以及對第..
              Tags:工傷 雇傭 損害賠償 區別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