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法律論文

            試論罪刑相適應原則

            本論文在法律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XCLW191487  試論罪刑相適應原則

            一、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含義
            二、刑罰的具體運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保障我國的罪刑相適應原則的措施
            參考文獻示:從此行撰寫論文的目錄(請刪除此提示信息后再寫)。
            內 容 摘 要
            我國《刑法》第5條規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這標志著罪刑相適應原則在我國刑法典中的確立。罪刑相適應原則對于刑事法治的科學、合理、文明和效益,具有廣泛而重要的意義,體現了刑罰運用上的公平與正義的深刻內涵。但是審視當前司法實踐,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執行狀況令人堪憂,量刑不統一,不平衡現象較為嚴重,刑事立法上的罪刑相適應原則只是粗線條,概括的。因此罪刑相適應原則最后還有賴于刑事司法。對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司法實現的研究對于正確量刑,實現刑罰的公平、正義,促進刑事司法法治化的進程具有重大意義。
            一、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含義
            罪刑相適應原則是從客觀主義刑法學派主張的罪刑對稱和主觀主義刑法學派主張的刑罪個別化演變而來的原則演化和進步而來的。傳統的罪刑相適應則以客觀主義的犯罪觀和報應主義的刑罰觀為基礎,強調刑罰與已然之罪,即犯罪的客觀危害相適應,從19世紀末開始,隨著刑事人類學派和刑事社會學派的崛起,其內容逐步得到修正,從單純強調刑罰與已然之罪的相適應,發展為刑罰之適用兼顧已然之罪與未然之罪即再犯可能性,同時注重刑罰與犯罪行為及犯罪人的個人情況(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的相適應,罪刑相適應實際上已經演進為罪刑相適應。我國刑法第五條明確規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這就是說犯多大的罪,便應承擔多大的刑事責任,法院也應判處其輕重相當的刑罰。此條文的規定使我國刑事立法上確立了罪刑相適應原則,但是司法實踐中要做到罪刑相適應,體現司法的公平正義,有必要理解其深刻的內涵。認為罪刑相適應原則應分四層來理解,即:一、罪行大小決定法定刑的輕重配置,法定刑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適應。二、刑事責任程度決定宣告刑罰輕重,宣告罰刑應當與犯罪分子所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三、犯罪是刑事責任的前提,刑罰是刑事責任的法律后果,刑事責任是罪刑關系的紐帶和橋梁并對罪刑關系起調節作用。四、罪刑兩者是有機統一的,是正確定罪與適當量刑的指導方針。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刑罰給予的處罰不僅要和犯罪行為的危害程度相適應,而且還要與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相適應,即結合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的大小,把握罪行和罪犯各個方面的因素,確定刑事責任的程度,適用輕重相應的刑罰。簡言之就是: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行相稱、罰當其罪。罪刑相適應原則,是我國刑法的三個基本原則之一,貫穿于全部刑法規范,具有指導和制約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義,體現我國刑事法治基本精神的準則,是對刑法的制定、補充、修改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意義的準則。①
            二、刑罰的具體運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刑法把罪刑相適應原則作為刑法的基本原則,對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其主要通過兩個環節實現的,其一是立法上的“罪刑相當”;其二是司法上的“罰當其罪”,這兩個環節是不可分的。只有立法上的“罪刑相當”,才能保證司法上的“罰當其罪”,也只有司法上的“罰當其罪”才能實現立法上的“罪刑相當”,因此罪刑相應原則在刑罰上的具體運用是至關重要的,才能使罪刑相適應原則得以體現。但是司法實踐中,量刑的不公正和不均衡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那司法實踐中,刑罰的運用存在哪些主要問題呢?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闡述:
            1、不同法院之間量刑不平衡,同一法院不同法官量刑之間不平衡,刑事司法在全國范圍內和區域范圍內事實上無衡定標準,以及法院設置的地方化形成司法權力的地方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審判活動在不同法院量刑不平衡,犯罪事實情節基本相同的條件,在不同地區的法院量刑懸殊。比如“可以型”量刑情節適用上,有的法院不管是法定的還是酌定的情節基本不予考慮,有的法院在裁量刑罰時,只考慮法定量刑情節,對酌定情節一概不理,有的法院一般情況下對法定的量刑情節和酌定量刑情節能夠結合案件具體情況予以考慮。刑法的彈性條款過多,法定刑幅度過大,相應的法官自由裁量權力過大,法官素質不一,對刑法條文理解不一,法官之間量刑不平衡的現象非常普遍,法定刑適用上相同的案件,不同的合議庭會選擇不同的量刑幅度,進而判處不同的刑罰。在從重量刑情節上,有的法官習慣頂格判刑,有的則在中間線以上量刑從輕處罰,自然判處結果就不同了。
            2、刑罰適用在時間上,缺乏穩定性
            我國在時間上刑事政策對刑罰適用來說影響較大,在不同時期刑罰的裁量不一。“嚴打”“專項斗爭”時期量刑總體趨重。“嚴打”“專項斗爭”過后,量刑又回落。又如在法治觀念上注重人權保護時,再加上輿論導向予以支持時法官對死刑案件非常慎重,不輕易判死刑,當“嚴打”時法官又響應政策號召寧重勿輕,死刑的案件呈上升趨勢。當然刑事政策有指導的作用,但其不能超越法律,更不能以政策代替法律,因為這樣刑罰極不穩定。司法的公平、正義將讓人產生質疑,也影響判決的權威性,與罪刑相適應原則也是相悖的。
            3、從個案上來說刑罰裁量輕重失當。首先我國刑法在立法上法定刑的幅度較大,司法實踐中法官裁量就有很大的空間,個案量刑畸輕畸重現象較為普遍。當然法官自由裁量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但自由裁量權若沒有一個度,或標準,很容易導致權力濫用。在司法實踐中有的法官甚至認為只要在法定幅度內判處刑罰都是沒有錯的。因此就出現了應該考慮的量刑情節沒有考慮,導致刑罰畸輕畸重。從刑事裁判文書的內容上很多沒有量刑情節的認定就可看出法官只是滿足于對法定刑的選擇,忽視對罪量的把握,即法官只滿足于案件法定刑的幅度,不注重對量刑情節,以及刑法第61條規定的其它因素來考慮。到底要判多少年,很顯然法官的判刑帶有很強的隨意性,那量刑畸輕畸重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其次由于立法技術的原因,我國刑法彈性條款大量出現,有的是定罪條款,有的是法定刑適用條款,也有量刑情節條款。由于彈性條款字面都是表述不明確,籠統,內涵又難以把握的條款,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往往不依據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適應原則,以及立法精神去理解,對彈性條款的適用隨意性較大,且任意解釋適用,導致罪與非罪界限不清,刑罰輕重失當。
            4、法官量刑方法不一致
            刑事裁判結果產生于法官定罪和量刑,它是法官分析判斷后決定刑罰的思維過程之結果體現。就目前司法實踐中存在的量刑方法而言,尚有經驗操作法、數學量刑法和電腦量刑法等各種方法誰優誰劣也無定論。我國刑法第61條規定:“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判處”是我國審判工作“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具體化和法律化,是量刑的原則,認為量刑方法其實質是法官的邏輯推理過程,即法官量刑的思維方法。因此司法實踐中法官往往憑自己對法律的理解,以及辦案經驗,對被告人予以量刑。有的法官受其思維影響往往對某一案件還未庭審,僅憑粗看案卷憑經驗先入為主,心中早已對被告人作出了量刑。因此法官在司法實踐中量刑方法的正確與否對司法公正來說至關重要。在目前無衡定量刑方法之下不同的法官有其不同的量刑方法,這必然導致量刑的不一,若法官對法律的理解認識錯誤將導致量刑失當 法官自由裁量權具有普遍性,也是不可避免 :1.法官自由裁量權貫穿于法律適用或案件審理過程的始終。即始于對案件事實認定后法律的適用,終于對案件的審結(即判決的作出);2.法官自由裁量權由特定的主體——法官或審判組織來行使,主體具有特定性;3.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必須以事實認定正確為基礎和前提(即法官不能對事實進行亂認定,事實認定錯誤,可能導致法律適用的錯誤);4.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有時是根據情勢所需,有時則僅僅是在規定的限度內行使”;5.非經法定程序變更或撤消,法官自由裁量權一經作出,即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 6.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必須正當、合法、合理,體現和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原則。因為“正義是人類一種最基本的價值理想”,“作為一種法價值對其它法價值具有優越性”,“法必須體現一定的正義要求,最終必須以正義為依。②
            三、保障我國的罪刑相適應原則的措施
            (一)不斷完善我國的刑罰裁量體
            一方面,對那些不適應新的形勢的規定,就要加以廢除,消滅相應的刑罰: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明確我國刑法分則中的定罪量刑的情節和幅度,適時的出臺相應的司法解釋,對那些模糊不清的法條予以明確的解釋。  (二)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首先,要明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的職權范圍,要明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應遵循的原則;其次,建立處罰機制;最后,要實行自由裁量的登記報告制。要強化內部監督,建立自由裁量權行使登記報告制度。  (三)完善司法系統的配置  首先,實現地方法院的人事獨立,直接由最高人民法院管理和調控。同時,實現地方法院的財權獨立,由中央財政統一管理;其次,可以借鑒西方的陪審制度,建立新型的陪審制度,轉換人民審判委員會的職能,讓其參與審判活動,并建立適當的追責制度;最后,要明確上下級法院之間的監督關系,并且對二審程序進行必要的監督,建立相應的二審程序處理機制。  (四)正確處理好司法獨立和民意的關系  司法要保證其獨立性,對于民意應正確的對待,不可以單獨以民意作為法院審判的依據。在法院內部建立一個由專家學者組成的民意審核小組,對民意進行論證,審核公眾普遍的觀點,是否符合我國法律的立法精神和實質。  (五)平等對待雙方當事人  首先,法官應樹立平等的觀念和意識;其次,建立一個審判監督小組。對于審判中當事人社會地位相差懸殊的案件,要建立一個審判監督小組。充分保障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參 考 文 獻
            1、趙秉志、謝望原 :《刑法改革與人權保障》,法律圖書館,2011年9月
            2、高 格:《定罪與量刑》,中國方正出版社,2008年4月
            3、王在魁:《法官裁量權研究——以刑事司法為視角》,[法律出版社,2006年5月
            4、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



            相關論文
            上一篇:淺析無因管理 下一篇:論消費者知情權
            Tags:適應 原則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