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986
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摘 要]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可以給企業帶來很多盈利,也可以使企業實現自身制定的目標,同時也可以使企業在實施的過程利益損失最小化,還可以有助于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可靠性及企業經營活動的合法合規。由此可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對提高內控系統及其報告質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內部控制日益被視為諸多潛在問題的解決方案。[關鍵詞] 內部控制制度 發展階段 現狀 對策
一:淺談什么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1:什么是企業內部控制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廣義地講,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的內部管理控制系統,包括為保證企業正常經營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內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會計控制是與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有關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與保證經營方針、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經營目標的實現有關的控制。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會計控制,也可用于管理控制。 2:內部控制發展的階段 內部控制制度只要有五個階段,分別是以下幾點內部牽制階段,是確保賬目正確無誤的一種理想控制方法內部牽制制度階段,以內部會計控制為核心,重點是建立健全制度內部控制結構階段,強調內控環境、會計制度和控制程序三個方面的內容內部控制整體框架階段,1992年9月,COSO委員會提出了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這個框架指出“內部控制是受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影響,為經營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的實現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1996年底美國審計委員會認可了COSO的研究成果,并修改相應的審計公告內容。,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階段,2004年COSO委員會發布《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認為“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由一個主體的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實施,應用于戰略制訂并貫穿于企業之中,旨在識別可能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以使其在該主體的風險容量之內,并為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 3:內部控制五個要素控制環境——控制環境決定了企業的基調,直接影響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控制環境提供了內部控制的基本規則和構架,是其他四要素的基礎。控制環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