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778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
[摘 要]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應當遵循的與其特定職業活動相適應的行為規范。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呼喚.也是社會發展趨勢。會計職業道德好壞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影響會計工作質量的關鍵所在。[關鍵詞] 會計人員 職業道德建設 意義 會計職業道德屬于意識形態范疇,是一般社會公德在會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引導、制約會計行為,調整會計人員與社會,會計人員與不同利益團體以及會計人員之間關系的社會規范。財政部制定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作出六個方面規定:愛崗敬業、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這些內容是我國廣大會計工作者在其職業活動中長期積累形成的道德規范和優良傳統,是支撐和推動我國會計事業發展的精神支柱。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界定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也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會計職業道德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 動機是行為的先導,有什么樣的動機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會計行為是由內心信念來支配的,信念的善與惡將導致行為的是與非。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的行為動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如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引導、規勸、約束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遵循職業道德要求,從而達到規范會計行為的目的。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利益關系的手段。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職業活動中的各種經濟關系日趨復雜,這些經濟關系的實質是經濟利益關系。會計職業道德可以配合國家法律制度,調整職業關系中的經濟利益關系,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會計職業道德允許個人和各經濟主體獲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對通過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而獲取違法利益。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穩定性。 會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經濟學科,是為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社會公眾利益服務的。任何社會和個人,對于客觀經濟規律,只能在認識的基礎上,去主動適應、掌握和運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違背它。會計標準的設計,會計政策的制定,會計方法的選擇,都必須遵循其內在的客觀經濟規律和要求。因此,會計職業道德主要依附于歷史繼承性和經濟規律,在社會經濟關系不斷的變遷中,保持自己的相對穩定性。 4、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會計職業道德是人們對會計職業行為的客觀要求。從受托責任觀念出發,會計目標決定了會計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尤其是隨著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會計不僅要為政府機構、企業管理層、金融機構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而且要為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服務。可見,會計信息質量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秩序的健康運行,會計職業道德必將受到社會關注,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描述 在會計行業中“誠信”這個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迫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特別是近年來由于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不少人在物質財富中失去方向,貪污舞弊、作假賬、濫用職權行為等屢見不鮮。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