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173
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探討[摘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許多由于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標準下滑而引發的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問題,會計信息作假失真現象屢禁不絕,給使用會計信息的社會各界甚至國家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 給宏觀調控和微觀管理造成明顯負面影響,引起各界關注和憂慮。會計行業如今正面臨著空前的“誠信危機”。本文探討了會計職業道德的定義,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以及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和重塑會計誠信的設想和對策。[關鍵詞] 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信息 缺失 原因 對策 一、引言 目前國際、國內會計工作中,弄虛作假嚴重失真的會計信息已讓社會公眾觸目驚心。從英國的巴林銀行、美國的“房利美”、“房貸美”兩房事件引發的次貸危機、全球金融危機,到國內的“東方電子”、“藍田股份”等案件,會計職業道德敗壞引發的大事件和丑聞屢見不鮮。使得國內外會計行業面臨誠實信用的危機。會計職業道德的缺失,給證券市場的信譽造成了不良影響。給投資者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傷害。極大地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解決會計職業道德缺失,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誠信水平,是整個會計行業的當務之急。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定義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當遵循的的道德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第35頁。 ]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內容主要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和強化服務。[項懷誠:《會計職業道德案例》,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第1——4頁。 ]在這八項內容當中,誠實守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核心、靈魂。會計誠信表達了會計對各界公眾的一種基本承諾,即真實、客觀公正地把現實經濟活動反映出來,并忠實地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服務。會計誠信包括會計行為誠信和會計人員的誠信兩個方面的問題。信用經濟是市場經濟的突出特征。沒有信用支撐的市場經濟是幼稚和脆弱的市場經濟;誠實信用一旦缺失,就意味著邁向市場化與國際化的失敗。 三、會計職業道德淪喪缺失的主客觀原因 ㈠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利益觀是會計職業道德淪喪的思想動力。 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人們的思想心理素質,道德價值觀念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造假者的謀利心理突出的表現在他們對金錢財富的渴望。謀取經濟利益是最常見的造假動機,是造假者最強大的內在驅動力。而當這些不能通過正當的渠道獲得時,就通過作假賬來改變衡量經營成果的各項經濟指標,進而影響和改變了經濟利益在企業與政府、企業與員工、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分配。會計從業人員在思想上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利益觀,在面臨經濟利益的正當與非正當取舍時,就容易追求眼前利益而拋棄會計職業道德于不顧。 ㈡面臨職業道德兩難問題時,沒有做出正確的抉擇是會計職業道德喪失的行為動力。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常常面臨許多左右為難的道德問題。例如,單位領導人指使、授意會計人員為其不合規定的消費支出列支報銷,作為崗位職位晉升、加薪發獎金的手段,如何應對該領導的授意就成為一個道德兩難問題;銀行客戶暗示銀行工作人員給好處費,否則就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