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960
關于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的分析——基于新會計準則視角[摘 要] 上市公司的會計盈余一直以來都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信息。一般認為,歷史的會計盈余信息可以反映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創造能力,投資者可以根據歷史的盈余信息估算出上市公司的合理價值。同樣對于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關注,盈余信息也非常重要。但是對盈余的關注不能只停留在絕對數量方面,我們還必須深入本質,對盈余的真實性和持續性,即盈余質量進行研究。尤其是在近年來國內外連續發生的一系列利益操縱等財務欺詐案件的背景下,對盈余質量的關注越發顯得迫切。[關鍵詞]上市公司 盈余質量 優劣程度 引言 傳統的以會計盈余為基礎構筑的企業盈利能力評價指標僅反映企業盈利的數量水平,而不能揭示其內在質量和增長潛力。如何以現行財務報告框架下的會計信息為基礎,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盈余數量與質量水平進行綜合評價,以完善傳統的盈利能力評價方法,提高會計盈余信息的決策價值是證券市場亟需解決的問題。經濟學、財務學和會計學對盈余的理論解釋存在明顯差異,現行會計盈余的確定模式基于權責發生制和歷史成本原則,導致會計盈余信息存在固有缺陷,難以體現其質量水平。會計盈余質量受盈余的定義及目標、會計信息基本質量特征、會計盈余功用理論等多個因素制約。本文著重說明了盈余質量的內涵、要素分析、及必要性和方法。筆者將上市公司會計盈余質量的評判標準界定為“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盈利保持現有盈利水平,或在現有盈利水平的基礎上持續增長的能力或可能性”,由此推演出會計盈余質量的五個核心要素:真實性、持續性、現金保障性、成長性、安全性。并希望通過本文通過盈余質量對上市公司提供幫助,從而驗證了本文所提出的上市公司盈余質量評價方法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一、盈余質量定義學界和實務界關于盈余質量的定義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目前比較流行的有決策有用觀和信息觀兩種觀點。決策有用觀主要從盈余對于未來現金流的預測能力這一角度出發來定義盈余質量。19 世紀60 年代,美國財務專家O’Glove 出版的咨詢報告《盈余質量》(Quality of Earnings)中首度將盈余的持續性作為盈余質量關注的主要問題。美國會計學會(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簡稱)、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也是決策有用觀的主要倡導者。美國會計學會在2002 年將盈余質量定義為“隨著時間流逝,由應計制所確認的收益數額與公司流入的現金數額的彌合程度”。即盈余質量是指會計收益轉化為現金流入能力的高低程度。當期盈余對未來現金流的預測能力越強,則該盈余質量越高。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