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972
關于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粉飾的動機分析以及防治措施 摘 要:財務信息作為反映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考核管理責任,服務于科學決策的重要信息資源,在經濟管理和經濟決策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企業會計報表舞弊越來越呈現出復雜化、隱蔽化、金額巨大化等特征,其造成的危害嚴重。本文在對我國企業會計報表粉碎的動機進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粉飾動機;經濟學分析
引言 財務報告粉飾一直是證券市場的“痼疾“,極大危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以及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因而已經成為普遍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各國政府、學界均將其作為研究的重點。以往的研究側重于證實這一問題的存在,分析其表現形式,普遍將財務報告粉飾視為機會主義行為,近期的研究發現了財務報告粉飾的其他一些動機,比較典型的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動機、獲得比較業績優勢的動機以及對市場預期做出理性反應的動機等,這些研究發現為我們防范財務報告粉飾行為提供了基礎。本文在概述財務報告粉飾動機的基礎上,提出一些防范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的對策。
二、會計報表粉飾的終極動因與具體動因 會計報表粉飾的終極動因
第一,追逐自身效用最大化。經濟人的特點之一就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理性經濟人如果認為制作虛假會計信息能夠使自身效用最大化,他們就會制作虛假會計信息;如果他們認為制作虛假會計信息的效用小于提供真實會計信息的效用時,他們就會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 第二,違規成本低廉。一是從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來看,制作虛假會計信息成本很低,比如偽造一套完整的交易事項所需憑證的成本對一個企業來說小到可以忽略;二是虛假會計信息被發現的可能性很小,原因在于虛假會計信息的不對稱性和使用人的非專業性,這樣對經濟人名譽造成影響的概率就很小;三是即使虛假會計信息被專家或者透徹掌握會計原理的使用人發現,虛假信息制造者受到的處罰與取得的效用相比顯得微乎其微,法律責任極小或者沒有,處罰力度也很小。既然成本低廉,在自身效用最大化本性驅使下理性經濟人就會制作虛假會計信息、粉飾會計報表。 會計報表粉飾的具體動因
1、報酬契約動機西方國家上市公司一般是通過契約規定高級管理人員的報酬,且將報酬與公司的經營業績掛鉤。而中國,由于還處于經濟轉軌時期,所以還沒有統一的上市公司管理層報酬制度。從已公開的情況看,大致可歸納為三類:(1)由董事會自主決定,并與業績掛鉤;(2)根據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制定;(3)由控股公司給高級管理人員發工資。綜合而言,不論薪酬由誰發放,基本上都與其業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有關,因此,用來反映經營業績的會計收益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為獲取更多報酬,上市公司管理層就會產生粉飾財務報表動機。
2.融資與再融資動機從已被揭露出來的造假上市的典型案例分析,雖然我國的法律法規對企業上市有著嚴格的規定,但發行股票可以在短期之內籌集到數以億計的資金,這種巨大的市場誘惑驅使不少擬發行股票的公司為達到上市的目的而不惜造假。已上市公司千方百計虛增經營業績不排除是為了邁過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這道增資配股的門檻,而那些暫時被擋在門外的上市公司也以業績的提升向債權人展示其盈利能力的增強,進而更方便地舉債。
3.稅收動機我國目前的會計準則與稅法的分離程度還比較小,有些會計準則的規定本身就是稅法的規定。如固定資產折舊、存貨計價方法等。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繳稅是公司實實在在的現金流出,會計政策選擇影響著公司的現金流量。所以,上市公司有動機粉飾財務報表,以降低繳稅額。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