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596
公允價值本質與計量應用[摘 要] 從分析我國會計體系引入公允價值計量的必要性開始,了解公允價值本質和定義,并在此基礎上上討論公允價值計量面臨的問題和應采取的措施。同時,也分析在我國會計中公允價值與計量應用發展前景 [關鍵詞] 公允價值一、公允價值的本質與定義 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反映的是現值,但不是所有的計量現值的屬性都能作為公允價值。公允價值的本質是一種基于市場信息的評價,是市場而不是其它主體對資產或負債價值的認定。 存在市場交易價格的情況下,交換價格即為公允價值。市場以價格為信號傳遞信息,市場根據不同資產的風險與收益決定其具有不同的交換價格。因此,市價是所有市場參與者充分考慮了某項資產或負債未來現金流量及其不確定性風險之后所形成的共識,若沒有相反的證據表明所進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出于自愿的,市場交易價格即為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公允價值是指理智的雙方在一個開放的、不受干擾的市場中,在平等、相互之間沒有關聯的情況下,自愿進行交換的價值。就目前而言,公允價值指現行市價或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二、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的應用(一)我國會計體系引入公允價值計量的必要性 (1)公允價值計量的引入是會計國際化的必然要求。加入WTO后,我國經濟日益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到國際資本市場上融資。這些企業要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得到世界各地投資者的信任,按國際標準確認和計量企業的經濟活動和業績成為企業對會計技術和方法的必然要求。而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慣例的最大差別點就是我國會計準則中未能引入公允價值。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在國際會計準則和西方發達國家的會計慣例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可見,公允價值的運用是我國會計準則同國際會計準則及美國等市場經濟國家會計準則接軌的重要一步。 (2)會計環境變遷對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要求。會計計量模式的選擇應隨會計環境變化和信息需求提高而發展、完善。傳統計量模式著眼于客觀實際,然而在現代市場環境下,企業外部環境的迅速變化。未來充滿風險和機遇,能否預測未來、把握未來是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而過去的交易對預測未來缺乏指導意義。大量被傳統的可靠性原則、實現原則、歷史成本原則等摒棄在財務報告之外的經濟驅動因素,如人力資源、高新技術、商譽、知識產權等,隨著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已經成為企業財富的真正創造者,應在財務報表中確認、計量并占據重要地位。但上述無形資產該如何反映,傳統計量模式已對此無能為力,公允價值則能克服歷史成本的局限合理反映這些項目。(二)公允價值計量所面臨的問題 (1)公允價值計量可能會降低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公允價值是參與交易的雙方對市場價值的一種判斷,而市場環境是復雜多變的,有的會計事項可以確認或尋找相類似的交易價格,有的卻無法尋找而只能估計由于存在商業秘密的保密原則,信息阻斷等因素,公允價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斷難度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會計數據的客觀性,進而其可靠性也大為減弱。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