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550
個人所得稅模式變遷及對納稅人的影響[摘 要]所得稅模式現在全世界通用的有三種:(一)分類所得稅制。(二)綜合所得稅制。(三)分類綜合所得稅制。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模式在九十年代主要實行分類制,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法律制度的逐漸完善,人們依法納稅觀念的增強等原因引起我國所得稅模式逐漸由分類制向綜合所得稅制過渡。個人所得稅模式的轉變使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更加明確,納稅客體更加明確。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模式 模式變遷 個稅納稅人影響 引言:隨之經濟的發展、社會法律制度的完善和人們納稅意識的增強個人所得稅模式發生了變,各國的納稅模式逐漸完善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 一、個人所得稅模式 全球通用的所得稅模式有以下三種模式 1、分類所得課稅模式 分類所得課稅模式是指歸屬于一個納稅人的各類所得或各部分所得,如薪金、股息、營業利潤或偶然所得,每一類都要按照單獨的稅制規定(如稅前扣除、稅率等)納稅,換言之,其全部所得都要以各自獨立的方式納稅,互不干擾。分類所得稅制的理論依據是對不同性質的所得項目采取不同的稅率,勤勞所得如工資薪給,要付出辛勤勞動,應課以較輕的稅;投資所得,如營業利潤、利息、租金、股息等收益靠運用資財而得,所含的辛勤勞動較少,應課以較重的稅。從理論上說,最理想的對個人所得的分類課稅制度是由以各類所得作為課稅對象的一整套互相并列的各個獨立稅種所組成。 2、綜合所得課稅模式 綜合所得課稅模式是指歸屬于同一納稅人的各種所得,不管其所得來源何處,都作為一個所得總體來對待,并按一個稅率公式來計算納稅。其指導思想認為個人所得稅既然是一種對人稅,就不應該對個人所得進行分類,而應綜合個人全年各種所得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再減除各項法定的寬免額和扣除額的凈額,然后按統一的稅率課征。 3、分類綜合所得課稅模式 分類綜合所得課稅模式是指先按不同的所得項目分別計算征稅,以利于實現源泉控制,然后對各種所得綜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再用累進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在綜合計稅時是可以加入各種寬免項目,以實現個人所得稅對收入水平的調節,從而有利于實現公平分配。 二、國際上現在主要采取的模式 綜合所得課稅模式是現在世界大部分國家選擇的個人所得稅課稅模式,以發達國家為主,其中也不乏發展中國家,如印度等。雖然許多國家采用綜合稅制模式不應被看成該稅制優于其它稅制的最后證明,但至少證明了該稅制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并且在實際操作中此稅制盡管要求具有較高的征收管理水平,但是能達到量能負擔公平稅負的目的。從公平與效率的角度看,發展中國家實行“效率型”稅制更能促進本國經濟的騰飛,發達國家實行“公平型”稅制更有益于社會安定。總之,把稅制的設計同本國的具體情況和長遠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是對公平與效率二者更深層次的兼顧。 分類綜合所得稅是法國于1997年提出的,其實行的效果不明顯,無法實現設想的目標。法國通過加收附加稅的形式來實現其分類綜合個人所得稅設想的,但是,附加稅的實際效果是低下的,不止法國,還有德國、意大利、比利時等國,附加稅的收入只占了財政收入的一小部分。附加稅的低效率使得其設想目標無法實現,改善分類所得稅的公平性也無法實現。相反,由于增加了附加稅,其征管方面也比分類所得課稅模式要復雜。從長遠看來,分類綜合所得課稅模式不是最好的選擇。從世界稅制發展史上看,個人所得稅稅制模式經歷了一個由分類所得稅制到綜合所得稅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