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財政學免費論文

              淺談納稅評估工作的現狀和對策

              本論文在財政學免費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XCLW106535  淺談納稅評估工作的現狀和對策

              一、納稅評估工作的現狀及問題3-5
              評估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直接約束了納稅評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3-4
              信息來源渠道較窄,信息量較少,直接影響納稅評估工作質量。4-5
              對評估質量和效率的相關考評,容易使評估工作流于形式或走過場5
              (四)機構設置不能有效進行稅收監控5
              二、現行納稅評估工作的機制缺陷5-7
              (一)納稅評估工作缺乏法律依據5-6
              (二)納稅評估指標無統一標準,操作性不強6
              (三)忽略了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在納稅評估工作中的應用6-7
              三、強化納稅評估工作的對策7-11
              (一)強化納稅評估的專業人才的培訓7-8
              (二)依靠科技手段,拓展信息渠道,廣泛收集各方面的經濟數據信息8
              (三)要保障信息資料的真實性8-9
              (四)不斷完善納稅評估指標體系9-10
              (五)納稅評估應注重“六個結合”,突出評估工作質量和效果10
              (六)明確納稅評估的法律地位,強化納稅評估手段10-11
              內 容 摘 要
              納稅評估是指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報送的納稅申報資料、財務資料以及日常掌握的各種涉稅信息資料,按照一定的程序,運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對納稅人一個納稅期限納稅情況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審核分析,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及時發現、糾正和處理納稅人納稅行為中錯誤和異常申報問題,從而進一步采取征管措施,達到對納稅人整體性和實時性控管的一種管理活動。
              關鍵字:納稅評估 現狀 對策

              淺談納稅評估工作的現狀和對策
              納稅評估是指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報送的納稅申報資料、財務資料以及日常掌握的各種涉稅信息資料,按照一定的程序,運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對納稅人一個納稅期限納稅情況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審核分析,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及時發現、糾正和處理納稅人納稅行為中錯誤和異常申報問題,從而進一步采取征管措施,達到對納稅人整體性和實時性控管的一種管理活動。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納稅評估存在著理論與實踐的差距,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擬對納稅評估工作的現狀及對策問題作一膚淺的探析。
              一、納稅評估工作的現狀及問題
              通過近兩年來納稅評估在本局開展以來,對提高稅務機關的稅源監控能力,增強管理信息的綜合利用效果,降低異常申報率,堵塞管理漏洞,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在許多政策性的問題未明確前,一直在不斷的摸索中前行,其中不乏困惑和疑點。
              (一)評估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直接約束了納稅評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要想對納稅人的納稅真實程度做出客觀的評估,除了對納稅人真實申報資料的全面掌握外,還要求評估人員有較高的判斷能力,不僅要吃透稅收政策法規、稅收理論,還要掌握會計實務、計算機操作技能,就目前而言,全局干部職工,未接受過專業的系統性的評估技能培訓和軟件操作培訓。再則,按納稅評估的手段,要求“增值稅納稅評估工作過程中,不宜調賬,不宜實地核查”,只能足不出戶,以案頭稽核為主。如果對企業的生產流程,財務狀況不甚了解,又不精通財會知識,拿起報表、資料一看,根本就看不出什么問題,何況,現在的企業財務人員素質越來越高,即使想偷、漏稅,他們所使用的手段也更加隱蔽,如果評估人員要想光從有限的涉稅信息中找出什么蛛絲馬跡,挖出深層次的問題,那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事實也證明,其實評估入庫的稅款,基本上是企業自查自糾稅款,而不是真正由評估人員“評估”出來的稅款,使評估工作停留在看看表,對對數的淺層次上,評估工作的中期監督工作沒有充分發揮。
              (二)信息來源渠道較窄,信息量較少,直接影響納稅評估工作質量。
              首先,納稅評估資料直接取自納稅人所提供的資料,如果沒有橫向的比較,如企業向銀行、客戶、工商等部門提供的資料,信息的嚴重不對稱,造成評估人員無法判斷這些資料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如果一個企業存在故意偷、漏稅意向,在實現銷售收入的時候不需要向客戶開具有效的稅務發票,在向稅務機關申報時,該企業也不可能提供相應的申報資料,稅務機關也就無從知曉。何況我們習慣于用稅負這個指數去衡量一個企業在整個行業當中是否異常,但遺憾的是,如果某企業的應納稅銷售額與進項稅額都不真實,而稅負達到了同行業的平均稅負,我們可不可以說,這個企業的納稅申報情況是真實的呢?當然,納稅評估不能夠像稽查那樣有較為完備的稽查手段,那么,在這些不真實的信息資料引導下,又如何得出真實、客觀的評估結論?這或許是當前納稅評估工作當中最為困惑的一個問題。
              (三)對評估質量和效率的相關考評,容易使評估工作流于形式或走過場。
              一是需約談的還必須有兩人參加,既要出質量,又要照顧到評估進度,恐怕最后只能是草草收場,不了了之。二是如果要考慮其他稅種,那工作量更是不可設想,工作量之大與人員的嚴重不足成了一個焦點問題。三是片面強調評估面,不求質量,資料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統統走一遍,無異于走馬觀花,當然,在納稅人當中也會造成負面影響,不利于以后工作的開展。
              (四)機構設置不能有效進行稅收監控。
              在機構設置上,市縣兩局沒有設相應的工作機構,不便于上級指導,基層實施單靠評估科自身的力量,難以通過納稅評估達到稅收監控的目的。各級部門如果未很好地銜接,就會造成評估工作難以自由調配,有時任務下來時間緊,使干部無所適從,工作處于被動狀態。
              二、現行納稅評估工作的機制缺陷
              (一)納稅評估工作缺乏法律依據。
              國家稅務總局2005年3月下發了《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5]43號),四川省國家稅務局2004年10月下發了《四川省國稅系統納稅評估管理辦法》(川國稅發[2004]117號)。盡管這些《辦法》在制定時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或“根據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但目前新《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和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中均無有關納稅評估的具體條文規定。由于《稅收征管法》未直接賦予納稅評估的法律地位,使得納稅評估的整個工作過程處于執法的法律邊緣,使其相應職責、手段、方法等也徘徊于管理與稽查之間,或左或右或交叉,具體執法權限很難有個準確界定,還出現了評估與管理、稽查的誤解、磨擦。也必然導致納稅評估工作在基層普遍流于形式。
              (二)納稅評估指標無統一標準,操作性不強。
              從全國來說,納稅評估工作僅有一個規范性文件---《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5]43號),且納稅評估通用分析指標較為復雜、繁鎖,沒有一定的財會知識、統計學知識,是不能做到學以致用的,加之,其通用分析指標無統一標準,也無應用方法說明,特別是預警值的確定未統一,基層操作難度大,其適用性大打折扣。同時,對帳務核算不健全的中、小企業難以適用。正因如此大家普遍對納稅評估工作的認識不夠,就如何開展納稅評估思路不清,對這項工作重視程度也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致使評估工作難以真正落實到位,評估工作的質量難以全面提高。
              (三)忽略了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在納稅評估工作中的應用。
              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5]43號)中將納稅人申報數據與財務報表數據進行比較分析作為評估分析的方法之一,這也就充分說明了在納稅評估中運用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數據的重要性。但現在許多單位在納稅評估工作中,對企業的財務報表未加以分析和利用。稅務部門作為財務報表主要使用人之一,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財務分析了解企業納稅情況、遵守稅收法規的情況。財務報表分析是認識過程,通過分析通常只能發現問題而不能提供解決問題的現成答案,只能做出評價而不能改善企業的狀況,而納稅評估恰恰就是利用報表分析的結果,進一步運用約談舉證、實地核查等手段,以確定納稅人納稅申報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三、強化納稅評估工作的對策
              為了消除不利因素,納稅評估工作應遵循“以人為本、真實有效、完善評估、強化手段”的原則,具體應把握以下幾方面:
              (一)強化納稅評估的專業人才的培訓。
              目前,納稅評估隊伍,有的是從管理崗位上來的,有的是從稽查隊伍中來的,有的是從征收線上來的,業務水平高的高,低的低,更何況納稅評估是個新生事物,它所需要的是專業的納稅評估人才,不僅需要有較高的綜合業務素質,還需要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所以,第一,對納稅評估人中人員要進行多層次的、系統的強化培訓。培訓形成制度,通過嚴格的考核,評估人員須持證上崗。第二,培養評估人員學習的責任感與緊迫感。引導他們多學習、擴大學習面、強化學習深度,在掌握各項稅收政策的同時,精通財務核算方法,引導他們勤實踐,“走出去,請進來”,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培養自己的綜合業務素質。第三,積極開展納稅評估調研活動,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寫成文章,展開調研,群策群略,進一步完善納稅評估,規范評估程序。第四,重視評估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工作是以“人”為本,人則以“思想”為本,思想教育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納稅評估工作公正、客觀、有序地進行的前提。
              (二)依靠科技手段,拓展信息渠道,廣泛收集各方面的經濟數據信息。
              一是在確保現有獲取的日常征管、納稅申報資料信息真實的基礎上,高度重視企業會計財務報表資料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利用,進一步拓展涉稅信息資料的占有領域。二是建立納稅評估涉稅信息的提供機制,建議由國家制定法規、規章制定被評估對象必須提供的信息項目和具體要求,以確保評估信息的準確、全面。三是建議逐步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社會經濟信息資源共享數據庫,依照《稅收征管法》的規定強化稅務與工商、銀行、公安、海關、物價、商務、統計、審計、財政以及政府經濟部門的信息共享渠道,切實加強稅務與其他職能部門的橫向聯系,獲得最新的全面的真實準確的數據。使納稅人的經濟業務得到稅務等相關部門全方位監控,筑起協稅護稅的社會立體網絡。
              (三)要保障信息資料的真實性。
              單憑稅務機關內部的資料是很難確認其申報的真偽性,所以,有些納稅人對不同地的部門或機關報送不同的報表,如:報送財政、稅務是一套報表,報送銀行又是一套報表,報送企業主管部門更是另一套報表,報表不同,數字也不相同,而且相差甚遠。所以,外部信息資料與內部信息資料的比對,就能發現評估信息資料的真偽,找出問題的根源。第三,要保障納稅評估資料的有效性。評估就是對某一事物做出準確的判斷或認定。所以,對納稅進行評估,首先,要有納稅人縱向涉稅資料的比較,如跨年度比較,其次要有橫向的涉稅比較,如跨行業的比較,這樣才能做出公正、客觀的評估。
              (四)不斷完善納稅評估指標體系。
              納稅評估指標即是行業平均值,是企業真實納稅的一種標準。通過評估指標對企業測算的結果與“行業峰值”比較,確認納稅申報的真偽,而影響“正常峰值”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所以,納稅評估指標體系需要不斷的完善與更新。首先,要不斷總結經驗,并根據總結的經驗對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及時進行調整,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修正指標使之更趨合理。第二,要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納稅評估更趨完善。在評估過程中,不但要進行大量的數據測算、數據比對等案頭定量工作,而且還要對企業、行業進行全面、詳細的了解,通過稅企約談,充分動用種種約談技巧,了解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資料,并且把它們收集、整理、匯總起來。第三,要建立預警體系,確定關鍵性的警戒指標。動用種種科學的方法和實踐經驗確定相關的警戒指標,如:連續零申報,負申報及行業稅負率警戒指標,將它作為確定評估對象,開展評估工作的重要依據。
              (五)納稅評估應注重“六個結合”,突出評估工作質量和效果。
              一是要注重日常評估與重點評估相結合,提高對異常申報判斷的準確性。二是注重案頭分析和實地調查相結合,增強約談內容的真實性。三是注重全面評估與行業評估相結合,提高比對的適用性。四是注重集中評估與分散評估相結合,突出評估的深度和廣度。五是注重專項評估與一般評估的相結合,體現評估的針對性。六是注重現時評估與后續管理相結合,強化評估的作用。
              (六)明確納稅評估的法律地位,強化納稅評估手段。
              納稅評估是一“后起之秀”,至今都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來支持它。所以,首先要加快納稅評估的法律、法規建設,以明確納稅評估的法律地位、執法手段及程序先進。其次,要加強制度建設。一要詳化、細化現有的各項納稅評估制度,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規定。現有的各項制度雖然對納稅評估的整個流程有了可行的操作規定,但不夠詳細,實施操作中容易遇到障礙。二要加強納稅評估與征收、管理、稽查之間的聯動建設,制訂出科學的聯系制度,保障三者之間資料傳遞的及時、到位,保證評估中出現的涉嫌重大偷稅案件及時移交稽查,保證把評估結果信息及時反饋給各環節。第三,要加強納稅評估的考核制度。既然納稅評估作為納稅梯度監控中的第二層次監控,所以,與稅務稽查一樣,也應推行主、副考核制度。明確職責,責任到人,規范評估行為,以保障納稅評估工作客觀、公正、有序地進行。

              參 考 文 獻
              1、《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5]43號)
              2、《四川省國稅系統納稅評估管理辦法》(川國稅發[2004]117號)
              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國稅務出版社2003年5月)
              4、《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實施細則》(中國稅務出版社2003年5月)



              上一篇:淺談如何提高公民的納稅意識 下一篇:電子商務稅收對策
              Tags:納稅 評估 工作 現狀 對策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計算機論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政學免費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