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駱駝祥子》中祥子的人生悲劇 [摘要] 駱駝祥子悲劇的一生是由以下幾方面決定的: 從外部原因看: 駱駝祥子的悲劇是萬惡的舊社會造成的。 第二,祥子和虎妞的婚姻讓祥子最終走向徹底失敗和絕望。表現(xiàn)在: 祥子和虎妞生活態(tài)度不同。 和虎妞人生態(tài)度不同。 祥子和虎妞人際關系不同。 從自身原因看: 第一,祥子忠厚、老實使他與城市文明格格不入,不能適應城市中爾虞我詐的生活環(huán)境,使他孤苦無助,最后看透了生命:為什么不去取樂呢?他自暴自棄,自己走上了毀滅之路。 第二,思想自私狹隘,充滿著個人奮斗,用農村閉鎖自守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對待人與人的關系。 第三,祥子思想脆弱 首先表現(xiàn)在祥子固守的封建傳統(tǒng)市民道德上,祥子的臉面,“怕被別人指著脊梁骨罵他是一個偷娘們的人”。他寧可赴死,也沒在和虎妞的婚姻上作任何反抗,可見他的心靈在重重重壓下虛弱至極。 其次,在祥子和虎妞的關系中恐懼讓祥子屈服然后絕望。 總之,祥子的悲劇既是萬惡的舊社會造成的又是他自身思想性格的必然結果。讓我們認識到:不推翻黑暗的舊社會,勞動人民就不能解放,同時我們也應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不但應該改造客觀世界,也應該改變主觀世界,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結束悲劇命運。 [關鍵詞] 駱駝祥子 悲劇人生
一、作者老舍及《駱駝祥子》的簡介。 老舍(1899—1966),現(xiàn)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范畢業(yè),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chuàng)作。一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茶館》等。作品大多取自城市下層市民生活,善于運用精確流暢的北京口語,行文幽默風趣,用語機智俏皮。不幸的是,老舍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不堪忍受屈辱于1966年8月24日投湖自盡了。 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老舍用同情的筆觸描繪了一幕悲劇:二十年代的北京,一個勤勞、壯實的底層社會小人物懷著發(fā)家、奮斗的美好夢想,卻最終為黑暗的暴風雨所吞噬。它揭示了當時“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希望的最終破滅。隨著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祥子熄滅了個人奮斗的最后一朵火花。這是舊中國老北京貧苦市民的典型命運。 駱駝祥子悲劇的一生一直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使這部作品經久不衰,并彪炳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 二、《駱駝祥子》中祥子的悲劇人生。 寫于抗戰(zhàn)前夜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作為職業(yè)寫家的第一篇作品,這是作者受了“五四”運動影響而創(chuàng)作的反映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洋車夫生活的作品!正因為作者創(chuàng)作了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洋車夫祥子的形象,所以幾十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稱道,并彪炳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 駱駝祥子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他的悲劇,既來自于外部環(huán)境,又有它自身的內在原因。 首先,從外部環(huán)境看 第一,祥子的悲劇是萬惡的舊社會造成的。 駱駝祥子的一生,是肉體與精神被萬惡的舊社會咀嚼吞噬的一生。老舍先生通過祥子的被毀滅,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提出了強烈的控訴。 祥子本來是一個農村小伙子,在他失去父母和幾畝薄田后18歲就只身來到北京城,他要強、勤儉、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他希望自己能買輛車,做一個自食其力的自由車夫,他對自己有輛車的渴望是那樣的強烈,就向農民離不開土地一樣,他為了買車這個“最高理想”,風里來雨里去,從不抽煙,不喝酒,從茶飯里扣,靠了三年的奮斗,用“①不知道多少萬滴汗”換了一輛車,當他擁有了他自己的車之后,他高興的“好吧,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吧”!可是,北洋反動軍閥的內戰(zhàn),使他的車沒影了,連人也瀕臨死亡。這是他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擊。他痛苦、憤怒,但并沒有絕望。他向他還要繼續(xù)奮斗才能繼續(xù)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所以他開始②“不向別人,不管別人,他只想著自己的錢與將來的成功。”他終于攢夠了車前,但這血汗錢有一次被反動爪牙孫偵探敲詐、勒索走了。使祥子又遭受一次沉重的打擊。在這個社會里,祥子什么也不是,正如孫偵探說的:③“把你放了像放個屁;把你殺了像抹個臭蟲。” 祥子憑直覺感覺到,命是自己的,卻拽在別人手里,果然,打擊接踵而來,他剛調金虎妞的婚姻陷阱不久,虎妞就難插而死,才買的車旋即又被迫賣掉。祥子的希望一次又一次被毀滅。祥子的要強、祥子的個人奮斗都變成了絕望和痛苦。④他想:“老師、規(guī)矩、要強,既然都沒有用,變成這樣的無賴也不錯。”他萬念俱灰,他雖然會活著,卻已經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在加上車廠主劉四爺?shù)谋P剝、奴役。 祥子本來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是人力車夫的佼佼者。⑤他“不抽煙、不喝酒、不賭錢,沒有任何嗜好,沒有家庭的累贅,只要他自己咬牙,事就沒個不成。” “他連一條狗都不敢惹。”這表明,祥子只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只想憑個人的艱苦奮斗過上“有自己的車,能自食其力”的生活,這本沒有錯,是一個人的最低要求。但在20世紀20年代的舊中國,就連祥子這樣與世無爭者的最可憐的愿望也難以實現(xiàn)。從祥子的厄運中深刻揭示了在那個社會下祥子只能“痛苦的活著,委屈的死去。”這是誰之過,這就是萬惡的舊社會把一個純樸、善良、正直、普通的勞動者變成了鬼。 第二、祥子和虎妞的婚姻讓祥子最終走向徹底失敗和絕望。大兵搶去了新車,偵探敲詐了積蓄,這些“天災”式的命運打擊讓祥子痛苦,但還不至于讓祥子徹底絕望,只有來自虎妞的不幸,才讓祥子感到人生無望的真正的不幸。虎妞撲滅了祥子個人奮斗的理想,消除了他個人奮斗的動力欲望,祥子所以要個人奮斗是為了一個要強的個人主義者美麗而又可憐的人生理想:做一個自食其力的有著自己漂亮車子的體面的洋車夫!找一個誠實、干凈的姑娘,結婚、成家、生子,體體面面的過日子。但虎妞和箱子理想中的誠實干凈的姑娘有天壤之別。 首先,生活態(tài)度不同。 虎妞本是劉四爺?shù)臓奚罚瑒⑺臓斕幱谪澙返谋拘裕蛔屌畠撼黾抟跃蹟控敻唬攀腔㈡と摺瓦獨自一個人,形成他變態(tài)的心理。駱駝祥子在虎妞眼里不過是滿足肉欲的對象;不過是一個俯首聽命的奴仆。所以虎妞對祥子使盡了手段,引祥子上鉤。而祥子“自從同虎妞有了那回事,祥子對自己感到十分后悔,不光明正大,對不起將來的,現(xiàn)在還不知道的一清二白的姑娘”。他想一刀兩斷,但他仿佛碰在⑥“蛛網上的一個小蟲,想掙扎已來不及了。”“想想他的模樣,他只能搖頭,不管模樣吧,想想他的行為,哼!就憑自己這樣要強,這樣規(guī)矩,而那個破貨,他不能再見人,連死后都沒臉見父母!……她曉得他的厲害,根本不能娶她,沒有別的可說,要了他,便沒了他,而他又不是看不起自己的人!” 這就是祥子對虎妞的真實感情。與虎妞結婚,對祥子來說就意味著屈辱,意味著獨立人格的喪失,意味著他整個生命的無意義,意味著它先前拼死拼活奮斗的荒誕結局。對祥子來說,這是一條徹底毀滅的路,祥子絕望了。 其次,人生態(tài)度不同。祥子結婚后要求拉車,他并沒有忘記一個勞動者的本質。但虎妞早為祥子設計好了,讓祥子跟劉四爺認個錯,然后繼承人和車場。可見,虎妞忘不了剝削階級的本性——不勞而獲。虎妞根本也看不起拉車⑦“告訴你吧,就是不許你拉車,我就不許你渾身臭汗,臭烘烘的上我的炕!”“看誰別扭得過誰,你娶老婆,可是我花的錢,你沒往外掏一個小錢。想想吧,咱倆是誰該聽誰的?”虎妞對祥子這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帶著它自身封建剝削階級的霸道。加上經濟上的優(yōu)勢,是祥子不由衷的處處事與愿違,祥子再也不能自由自在的過自己自食其力的洋車夫生活了,是祥子精神受了沉重的打擊,他失去了人格。“自己有錢,可以教別人白白的搶去,有冤無處去訴。趕到別人給你錢呢,你就非接受不可;接受之后,你就完全不能再拿自己當個人!”又是祥子恨不能寢守掐死虎妞,沖開它設下的那張罩住他的“絕戶網”。可見祥子對虎妞恨之入骨。祥子和虎妞之間只有性欲,而從來沒有真摯的愛情,從來不是平等的關系,它們之間有的是階級的鴻溝。 再次,人際關系不同,祥子生活在勞苦的下層勞動人民中間,他對和他一樣的苦人充滿著同情,他為老馬祖孫倆買包子,體現(xiàn)出它的正直善良。而虎妞卻過不慣大雜院的生活,他看不起這些苦人,從來不更他們來往,他處處防著大雜院的人們,怕他們來偷東西,他對小福子進行了百般的欺辱,甚至敲詐小福子出賣靈肉賺來的錢。 虎妞與祥子是生活在不同階級中的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祥子與虎妞組成的家庭是腐朽社會的畸形產物,不論在社會上還是在家庭里,祥子靠個體勞動求溫飽的信念全破滅了,祥子只有走向墮落、毀滅。 其次,從自身原因看。 第一、駱駝祥子忠厚老實,使他由不能適應城市生活到不能抵御城市文明誘惑,使他由一個淳樸、善良健康可愛的農村小伙子變成了一個吃喝玩樂又嫖又賭的城市垃圾。 祥子從小生活在農村,受到的是封建文化的熏陶,他淳樸、健壯、誠實、憨厚,不喝酒,不抽煙,不嫖不賭。他身上具有許多農民都有得好品質。他租用劉四爺?shù)能嚕哲嚭蠓路痖e不住似的不是打掃院子就是擦車。作家夸他:站在原野里像棵樹,在地獄里也是一個好鬼。他的理想是咱錢買一輛自己的車,做一個體面要強的車夫,然后娶一個清清白白的農村姑娘做媳婦,這時的祥子仿佛是城市文化中的“另類”。他的勤儉,忠厚老實使他和周圍的車夫是“不合群”的,他孤零零的沒有一個朋友。由于它的忠厚老實,得到的不適應黨獲得的報酬,而成為別人獵取的目標:他的車被兵匪搶去;他的錢被孫偵探訛詐,而他卻不敢反抗;他受虎妞的誘惑掉進婚姻的陷阱!他有滿腹的委屈卻又找不到一個人訴說,更沒有“哥們”為他出主意!他經受了一次更比一次沉重的打擊,但由于他的忠厚老實他都不敢甚至不曾反抗過。他屢遭厄運使他由一個極端走上另一個極端。最后他得出結論:“當初咱倒要強過呢,有一釘點好處沒有?”于是他認同了其他洋車夫的生活方式,他抽上了煙,煙卷夾在耳朵上,他不但陪“哥們”喝酒,還掏錢買下酒菜;“哥們”賭錢,他也壓上幾注;“哥們”去嫖,它干嗎不去玩玩呢?“一天的辛苦與委屈只有和車門們說說玩玩才能暫時忘掉,生活的煩惱只有靠煙酒婦人去以毒攻毒。他與暗娼出身的下臺太亂搞后,平日他認為最可怕最可恥的一件事,現(xiàn)在打著哈哈泄漏個“哥們”——他撒不出尿來了!果然大家爭著告訴他去買什么藥,去找那個醫(yī)生,城市文明教他看透了生命,連個蒼蠅還會在糞坑上去了呢。從此,他變了,他變的又懶又刀,成了巡警中的“刺頭”。小福子死后他的心也死了!為了肚子才拉車受罪,肚子飽了就像一條狗一樣的睡去。”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來,可是到現(xiàn)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逐到野獸中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只剩下那個高大的肉架子,等著潰爛”。從此他開始撒謊騙錢,也昧著良心騙到曹先生那,最后為了六十個圓錢,他出賣了組織洋車夫的“革命者”阮明的一條命。他的忠厚老實使他不敢反抗黑暗的社會,使他處處受欺侮。而他又不甘心于委屈的活著,最后導致墮落直到毀滅。 第二,祥子的思想自私狹隘,充滿著個人奮斗。 駱駝祥子是一個破產的農村青年,在他身上明顯的帶有小生產者的自私狹隘,祥子曾拉過包月,有人勸他把工錢存入郵局,“他覺得這不是個騙局,也得是騙局”“錢這個東西像戒指,總是在自己手上好。”如履薄冰的日子,逼迫祥子只相信自己,他不思索為什么越來越窮,為什么由農村流落到城市掙扎,還是擔心自己的現(xiàn)狀變得更壞,他把自己的生命維系在車上,車比人貴重,錢又能買車,所以錢就成了命根子,勞動的剝削因他自己拼命攢錢而認不清了;人的價值,在祥子看來微不足道。在半殖民地的都市底層飄泊,祥子僅剩下雙手,對周圍的一切置若罔聞,正表明他用農村的閉鎖自守的生產生活方式對待人與人的關系。 祥子在城市里生活久了,他所保持著的充滿泥土氣味的醇厚和質樸也越來越散發(fā)出一種小市民的氣息。為了能買上車“他不想別人,不管別人。”拉車的窮哥們悲慘境遇被他一心想買車的愿望所遮掩,有時眼里看到的,但心上沒見。一個人的品質最能在逆境中顯現(xiàn)出來,固執(zhí)地遵守傳統(tǒng)的老例,使祥子在追求屢遭夭折后,惡性地發(fā)展了自身的優(yōu)越條件。他認為“同是在地獄里可是層次不同。”他開始用身軀排擠苦難的兄弟了。過去,他不敢強別人買賣,,但現(xiàn)在“他不大管這個了,他只看見錢,多一個是一個。”這樣做是“不要臉的”,直接損害了他人的利益,然而私欲的心理驅使,他又不能不這樣去做,這是一種多么痛苦的內心矛盾。他拼命顯示駱駝般的體魄,卻越來越丟掉了駱駝般的品質和心胸。保守的思想驅使祥子“像一只餓瘋的野獸”一樣去個人奮斗,而個人奮斗又使祥子“只想著自己的錢與將來的成功”。他的悲戚的破產農民的生活他給忘了;劉四爺?shù)热藢嚪虻呐蹓赫ィ暥灰姡浑A級壓迫,社會的水深火熱,他更是木然置之,不僅沒有在坎坷中有所覺悟,卻使出渾身解數(shù)在幻想中走著自己的死亡之路。祥子的悲劇就在于他自己加速著自己的消亡!這也是當時社會罪惡的特征。 祥子的悲劇就在于追求——失敗——毀滅。而在他頑強的個人奮斗過程中,他都看不清周圍環(huán)境的嚴峻,至多問個“憑什么”!當苦悶襲來,她也只想到個人的倒霉,認為“整個的生命是一部委屈”。明明是社會泥潭把它淹沒,但祥子只恨某個人,把恩仇全歸結在個別人身上。例如,他很虎妞毀了他的理想,他恨劉四爺,在遇上劉四爺時,他惡作劇式的把劉四爺趕下車,他就認為出了氣報了仇。所以他把殘酷的階級對立,看作是虛無飄渺的“鬼影”。追求個人的發(fā)財成功,卻越來越忍不清社會對自己的榨取。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幾經磨難后,祥子內心的善良正直,要強向上的道德力量慢慢減退,而自私保守的弊病卻在他身上增強。祥子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不是清醒了,而是更加糊涂和愚昧了。他買年的三起三落,他所怨恨的虎妞成了他的妻子,他的衰老,他漸漸地把這些都歸罪于自己曾經有過的善良愿望:“當初咱倒是要強國呢,有一丁點好處沒有?”他似乎問住了自己,仿佛他于水深火熱中的掙扎失敗,是他自己倒霉,命該如此。 祥子的要強,祥子的奮斗本來是正當?shù)摹⒑侠淼模谀呛诎档呐f社會,祥子的體力,祥子拼死拼活掙來的血汗錢越多,被那黑暗的不合理的社會鯨吞的就越多。可是祥子囿于小生產者的意識卻看不清這一點,樸素的反抗不合理社會的斗志也被污染了,他不擇手段的想過上人上人的好日子,他搶同行們的生意而受同行們嘲罵。他想:“這樣的不要臉正是因為自己要強,想買上車,他可以原諒自己。”他的“原諒”代表著他對曾擁有過的善良、勤儉的好品質的放棄和對城市無業(yè)游民可氣的追求。他吃、他喝、他嫖、他賭。因而,他個人奮斗屢遭失敗后,他不能正視現(xiàn)實,反而自暴自棄,而越來越喪失了人格,走上了直追求混個溫飽的“茍活之路”。 祥子從“要強”到“茍活”的變化,鮮明的啟迪人們,固守著小生產者的傳統(tǒng)觀念,即使有健壯的體魄和頑強的個人奮斗精神,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也會走向死亡。 第三,祥子思想脆弱 在生命對祥子接連不斷的打擊中,來自虎妞的這場命運之災祥子有可能也應該與之抗爭。被大兵搶去新車,被偵探榨取存錢,這些人生不行;對祥子來說都仿佛是“天災”,要求像祥子這樣忠厚老實的平民百姓去反抗那些拿槍的兵痞、流氓、惡棍,似乎超出了祥子能力之外。但是來自虎妞的命運之災卻并非“天災”。虎妞并沒有用大槍逼他與之結婚,虎妞并沒有成為可以毀滅其血肉生命的直接毀滅者,但祥子卻在虎妞的哄騙逼迫下幾乎未作任何實際的抗爭就屈服了,這主要來自于祥子的思想脆弱。 首先,表現(xiàn)在祥子固守的封建的傳統(tǒng)市民的道德上。 他,一個要強、要臉的車夫、男子漢,“怕被人指著脊梁骨罵他是一個偷娘的人。”他既然于虎妞發(fā)生了兩性關系,盡管是被騙上當,那他也得承認此種關系,就得跟她結婚,盡管這一可怕的婚姻只意味著他今后全部生活的無意義和自我人格的毀滅,但它既已落入命運陷阱,他也就無可逃脫命運之災。他此時出了絕望的赴死之外別無選擇。在這里我們看到,封建文化的市民道德觀,讓他的心靈在重重重壓束縛中動彈不得,虛弱至極。 其次,在祥子與虎妞的關系中是恐懼讓祥子屈服然后絕望。在虎妞逼婚中,祥子感到一種無法掙脫的羅網式的毀滅力量對其生命存在的威脅,他覺得如果他不屈服如果他拒絕結婚,虎妞甚至能夠慫恿劉四爺買通兩個人,在某一個偏僻的地方,來結果了他的小命。在祥子的心靈深處,此種莫名其妙的恐懼將他的抗爭意志消磨殆盡。而祥子的恐懼并不是一種對于真實現(xiàn)實關系的恐懼,而是一種對于自己想象中的現(xiàn)實關系的恐懼。虎妞并沒有揚言要殺他,但是可憐的祥子卻被自己想象中的恐怖圖像所震懾,一個不能戰(zhàn)勝自造的恐怖幻境的軟弱智人又如何能夠與現(xiàn)實中的真實恐怖相抗爭呢?在這里我們一方面看到了一個個人奮斗者在強大異己的社會環(huán)境中可憐和無奈的處境,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了這個在社會命運面前束手待斃的個人奮斗著性格上的蒼白和脆弱。 三、《駱駝祥子》的社會意義。 ⑧《駱駝祥子》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在祥子的悲劇中,我們看到,在腐朽的社會里,不論有多么強健的體魄,也不論有多么堅毅的志向,缺乏一定的覺悟,他的人生道路必然是一種悲劇,是“一部委屈”,祥子垮了,既是吃人的舊社會造成的也是他身上保守的一面,使他蛻化變質,使他走向毀滅。 總之,祥子的悲劇既是萬惡的舊社會造成的又是他自身思想性格的必然結果。祥子的悲劇是強者沉淪的悲劇,是性格和命運的悲劇。作品通過塑造個體勞動者祥子的典型形象,強烈地控訴了封建軍閥統(tǒng)治下的黑暗社會,深刻地提出了城市勞動人民如何爭取解放的重要問題。使人們認識到:不推翻這黑暗的舊社會,勞動人民就不能解放,同時我們也應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不但應該改造客觀世界,也應該改造主觀世界,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結束悲劇。參考文獻: ①出自老舍原著《駱駝祥子》1955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52頁 ②出自老舍原著《駱駝祥子》1955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68頁 ③出自老舍原著《駱駝祥子》1955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97頁 ④出自老舍原著《駱駝祥子》1955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142頁 ⑤出自老舍原著《駱駝祥子》1955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207頁 ⑥出自老舍原著《駱駝祥子》1955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294頁 ⑦出自老舍原著《駱駝祥子》1955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337頁 ⑧出自魯迅:“墳·再論雷峰塔的倒掉。”《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一卷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