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民主意識 一、《紅樓夢》誕生的歷史背景 《紅樓夢》成書于 18 世紀中葉的乾隆初年。此時 ,清王朝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各方面施行高壓兼懷柔的政策來鞏固其政權(quán) ,所以從表面看來仍維持著繁榮太平的局面 ,但實際上內(nèi)部問題重重 ,面臨著諸多危機 ,只不過是尚未爆發(fā)而已 。 首先,在政治上文化 ,滿人特別重視思想統(tǒng)治,采取高壓政策,以維持政局的穩(wěn)定。康 、雍、乾三朝均大行文字獄、禁書、毀書等各種政策,無情鎮(zhèn)壓了漢人的反清思想和反清運動。僅雍正、乾隆年間 ,大小文字獄案就有百余起,被殺及被抄以至于被流放者不計其數(shù)。同時清朝還竭力推行八股取士制度 ,以功名利祿為誘餌籠絡(luò)麻痹多數(shù)文人士子。朱熹的《四書集注》被官方指定為科舉考試命題和寫作八股文的必讀教科書。同時清皇室內(nèi)部的明爭暗斗也異常激烈。歷史上有名的“雍正奪位”事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皇室內(nèi)部政治斗爭事件。清皇室內(nèi)部的斗爭事件通常波及無數(shù)間接牽連者,《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祖輩也是因牽涉其案件而成為受害者《紅樓夢》以大量篇幅寫賈氏家族內(nèi)部各個派系之間對賈府大權(quán)和嫡庶繼承權(quán)的激烈爭奪 ,不僅是當時貴族內(nèi)部斗爭情形,也是當時宮廷政治情況的間接投影。 其次 ,在經(jīng)濟方面 ,當時土地兼并的情形非常嚴重 ,造成貧益貧、富益富的局面,使得多數(shù)農(nóng)民流于赤貧,變成佃農(nóng)和雇農(nóng),甚至有的逃入城市成為工匠或流氓無產(chǎn)者。據(jù)多種史書及文獻記載 ,全國耕地一半以上被當時的土豪或高官瓜分,有的大財主在全國各地購置房屋田產(chǎn)數(shù)萬頃。這種情況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都普遍存在 ,可見當時極不合理的經(jīng)濟措施和極不平衡的的社會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形成。在康、雍、乾盛世的所謂太平景象的背后所隱藏的這些社會隱患 ,已成為清封建王朝走向沒落的主要因素。 最后,貴族蓄奴之風的盛行也是當時社會不可忽視的背景因素。滿族是一個奴隸制部落國家,建大清后奴隸制仍殘留。據(jù)史料記載 ,康熙時外任官員,除攜帶妻子兄弟以外,其奴婢有多至數(shù)百人者。此外 ,還有“家生子”或稱“家奴”的奴隸 ,就是世世代代為主人當奴仆的,《紅樓夢》里的鴛鴦,就是一個世代為奴的家生子 ,她的父母哥嫂都在賈府里當奴婢。正如小說所言,當時的奴婢們在主人心目中,就像貓兒狗兒”一樣,可以當作玩意兒隨便拿來送人。睛雯本是賴大家的小丫頭 ,因賈母喜歡她 ,賴嬤嬤就把她“孝敬” 給賈母。 總之 ,產(chǎn)生《紅樓夢》的時代 ,即在所謂“乾隆盛世”的背后,已隱藏著暴風雨前夕的危機和緊張。此時,中國的封建制度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道路之后已慢慢走向沒落時期,并且隨著明中葉以后工商業(yè)的逐步發(fā)展和以此為基礎(chǔ)而產(chǎn)生的資本主義的萌芽,在人民的意識形態(tài)上產(chǎn)生了反對封建主義的初步民主主義思想。一些著名的進步思想家如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顏元、唐甄、戴震等人都對傳統(tǒng)理學提出了尖銳的批評。特別是戴震,對當時的封建落后思想,進行了猛烈批判。戴震曾問私塾老師:朱熹解釋孔孟之道,他們能說明白嗎?他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相差一、二千年,朱熹怎么能理解、解釋孔夫子是怎么想的?老師無以應對。戴震還說:讀書要解蔽,不能被古人蒙蔽,不能被自己蒙蔽,認為讀一點書了不起,自己要獨立思考。《紅樓夢》里面滲透了這種思想,對抗統(tǒng)治階級、對抗正統(tǒng),不走祖輩、父輩給他安排的仕途,宣傳自由人生的道路。他的這種重視人的正當?shù)那橛倪M步人性論,當時受到不少先進文學家的呼應,曹雪芹就是其中的一個。 二、《紅樓夢》之前的中國文學史上所反映的民主自由思想 探究《紅樓夢》誕生之前的歷史背景,不能忽視明清時代具有反傳統(tǒng)及主言情意識的一些先覺思想家及文學家,在他們的先進思想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自由民主思想的初步形態(tài)。明代開國之初,就以宋代理學家朱熹注的《四書》、《五經(jīng)》作為學子們學習的標準教課書和科舉取士的準繩,這就確立了程朱理學作為官方哲學的神圣地位。不過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世稱陽明先身先生的王守仁先提出“致良知”的學說,不同意程朱理學把倫理綱常的主體能動精神。但是,王守仁是在不背離儒家傳統(tǒng)和道學精神的前提下對儒學和道學進行發(fā)揮的,并算不上異端和對程朱理學的背叛。直至泰州學派,才正式開始非議孔孟之道,抨擊程朱理學,宣揚新的思想,其中真正給予程朱理學以致命打擊的是李贄。 李贄正視人的情欲 ,反對當時的假道學者們 。他認為《論語》、《孟子》等儒家經(jīng)典,只是當時其弟子的隨筆記錄,“非萬世之至論”,他批判程朱理學。清帝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逮捕他,李贄后自殺于獄中。他主張男女平等,認為卓文君改嫁是有膽量的行為,是一位敢作敢為的女性。他的這些思想對曹雪芹的影響很大。在李贄的影響下出現(xiàn)的湯顯祖,繼續(xù)發(fā)揮了人的自由情感,而高高舉起了“情”的旗幟。其文藝觀的最鮮明的標志是“言情”,他在《牡丹亭題詞》中說:“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 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復能溟溟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湯顯祖認為,人情之所至,可以超乎生死,超乎時間與空間,具有不朽的意義。正是這種生生死死的至情,賦予杜麗娘的形象以感人至深的藝術(shù)魅力。她這種因夢感情、因情而死的如癡如醉的深情,和當時千千萬萬青年男女的感情息息相通;她那出生入死的追求,對當時人們的愛情自由和理想追求有著巨大的感召力 。 湯顯祖等進步文學思想家們這種對至情和人性的強烈呼喚及熱情謳歌,在當時猶如石破天驚,風靡全國,響應四方。晚明文學家的主情文學觀念,也是受了這些先覺者思想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張岱曾寫了“自為墓銘”,對自己生醉生夢死的自由生活,作了坦率的表露和熱烈的肯定,他說:“少為紈子弟,極愛繁榮,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這一段張岱晚年的回憶,是他哀樂半生的自敘傳,前所未有地表現(xiàn)了他對人欲的積極倡導以及對個性自由的追求,也明確地反映了當時文人以情反對理以及期望沖破程朱理學樊籠而爭取個性自由的要求。 在市民文藝中 ,文學家對民主自由意識的追求就走得更遠了。在許多市民文藝作品中,已經(jīng)不僅僅是重視個性和愛情自由,而是表現(xiàn)為性愛開放和男女平等。明末清初提倡俗文學運動的馮夢龍,在他的擬話本小說集《三言》中,充分反映了這種民主自由的清新的時代氣息。其中為人們所熟知的《賣油郎獨占花魁》是其中的佼佼者。賣油郎秦重對婦女的體貼入微之情,已經(jīng)放棄了男尊女卑封建思想下男人的架勢和威嚴,為弱小女子付出同情和關(guān)懷,也是有積極意義的。而且,在此作品中花魁小姐王美不嫌棄貧賤的秦重,秦重也不忌諱妓院出身的王美,相互鐘情而結(jié)為夫妻 ,也是此作品超越貧富貴賤等級身份的民主意識的表現(xiàn)。到了清代乾隆年間,被稱為“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著名詩人袁枚主張“性靈說”,再次高倡直抒性靈的主情自由的文學觀。他喜山水,愛聲色,38 歲就辭官不做,與天下名士名媛相唱和,過他的自由浪漫的生活,袁枚在《所好軒記》中自稱:“好味,好色,好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璋彝尊及名人字畫,又好書。” 三、《紅樓夢》的民主意識及其特征 《紅樓夢》的民主意識主要表現(xiàn)為“自由思想”和“平等觀念”,而這種“自由”與“平等”的思想大體是通過賈寶玉的思想和行為反映出來的 。 第一在“自由思想”方面,《紅樓夢》的作者特別強調(diào)了“個人性情的自由”和“追求生活方式的自由”。先談“個人性情的自由”。《紅樓夢》第一號人物賈寶玉的行為,不拘于封建禮教思想,我行我素,一向尊重個人性情及意志的自由。《紅樓夢》第 31 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一文,可以說是對此最具代表性的注腳。下面是寶玉跟晴雯講的一段話:“寶玉笑道:你愛打就打,這些東西原不過是借人所用,你愛這樣,我愛那樣,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著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氣時拿他出氣。就如杯盤,原是盛東西的,你喜聽那一聲響,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 ,只是別在生氣時拿他出氣。這就是愛物了。”晴雯聽了寶玉這番話,笑道,“既這么 ,你就拿了扇子來我撕,我最喜歡撕的。”然后他就拿了許多扇子隨便撕,寶玉也笑著高興。在這一段看似描寫兒女游戲情態(tài)內(nèi)容的細節(jié)中,作者深刻表現(xiàn)了反對等級壓迫限制自由意志,提倡和尊重個人意志自由的思想。 在《紅樓夢》中,作為主角的賈寶玉的個性,就是反對封建的規(guī)矩禮法,一向追求個人性情和生活方式的自由。封建傳統(tǒng)禮教規(guī)定“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勿動”,一舉手一投足都必須依照禮教的規(guī)定。在封建貴非禮族大家庭里生活的寶玉也處處受管束,上有賈政、王夫人、賈母的管教,下有一大堆管家、奶媽和婢女的監(jiān)護。不過重視個人性情自由的賈寶玉 ,對這些生活上的約束,進行了一系列勇敢的反抗。他的父親及周圍的人都要他努力讀八股等正經(jīng)書以準備科舉,但他對仕途沒有興趣,偏偏讀詩賦類閑書,成天與眾姐妹丫環(huán)們“廝混”。家規(guī)要求他騎馬經(jīng)過父親書房前,必須下來走,他就繞著走,拒絕向那個空房子致敬。他搬到大觀園以后,每日只和女孩子們在一起,或吟詩作畫,或彈琴下棋,或拆字猜枚,過的更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至于社交方面,他不滿足等級觀念對自己社交的限制,追求交友的自由。他選擇摯友的條件突破了等級的限制,以思想旨趣為準則,因此他的至友里也有寒儒薄宦之家的秦鐘和身分卑賤的倡優(yōu)蔣玉函等人。在婚姻上,賈寶玉追求自由戀愛、婚姻自主, 他與林黛玉并不是一見傾心的,只是一開始有好感罷了。在長時間的相處中,倆人也吵架,再加上薛寶釵從中攪和,以及史湘云、襲人的摻和,賈寶玉、林黛玉從長期相處中相互了解,形成了戀愛關(guān)系。賈寶玉的選擇不是輕而易舉的,他選擇的標準是倆人思想一致,情意相投,帶有一種叛逆思想,這對封建時代“門當戶對”的擇婚標準是一種挑戰(zhàn)。戀愛自由、婚姻自由,帶有現(xiàn)代人的思想,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 第二在“平等觀念”方面 ,作者主張“男女平等”、“嫡庶平等”、“主奴平等”、“貧富平等”等方面的觀念。以儒家思想為主的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觀念都是男尊女卑 ,婦女地位低下,從孔子開始,就認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歷來的文學作品,雖也有為婦女鳴不平的,但只是哀其不幸,為之付出憐香惜玉之情而已。但賈寶玉則不然,他少年時期就已經(jīng)提出了“ 女尊男卑論”。他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又說,“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這一與傳統(tǒng)觀念大相徑庭的先驗的人性論思想,反映了強烈的男女平等要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賈寶玉的這種女兒觀念,不光是嘴巴說,他還用實踐證明了它,甚至突破了階級的界限。他不但“待姊妹們都是極好的”,在一般情況下, 即使對眾丫環(huán)也一樣友善相處,“每每甘心為諸丫頭充役”。特別是女婢晴雯之死,“其為質(zhì)則金玉不足喻其貴, 其為體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在中國歷史和古代文學史上,沒有一個貴族公子這樣贊美過他的婢女。 他主張嫡庶平等。賈府嫡庶之間等級森嚴,但賈寶玉是唯一沒有嫡尊庶卑思想的人。他對姨娘及庶出的弟妹, 都平等相待,“并無親疏遠近之別”。趙姨娘和周姨娘到了怡紅院,鳳姐毫不理睬,賈寶玉起身讓坐。賈環(huán)因為是庶出,受到很多人岐視,賈寶玉認為“一般兄弟,何必他怕我”,從不拿嫡系兄長的尊嚴壓制他。這一切反映了賈寶玉雖出自正房,被當作鳳凰來養(yǎng),又有封建法律和世風的庇護,他卻不恃尊而驕,處處以平等態(tài)度對待偏房及庶出, 這就增加了他思想上的光彩。 賈寶玉也主張主奴平等。賈府的主子們把奴婢看成貓兒狗兒,頤指氣使,凌虐備至,賈寶玉是賈府中僅有的不拿主子架子壓制和凌虐奴婢的人。對待男仆,正如興兒所說:“也沒個剛氣兒,有一遭見了我們,喜歡時,沒上沒下, 大家亂玩一陣;不喜歡,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們坐著臥著,見了他也不理他,他也不責備。因此,沒人怕他,只管隨便,都過得去 。”小廝遇到他,可以“一個個都上來,解荷包,解扇袋,不容分說,將寶玉所佩之物盡行解去”,他也不惱。對待女奴更不用說,他像對待自己的姊妹一樣關(guān)懷她們。賈寶玉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奴婢,必然要給予女婢很多自由。怡紅院的丫環(huán),可以恣情縱意地生活,嗑滿地瓜子,直呼其名,支使他干活,也批評他的弱點,可見賈寶玉甘愿放棄他的貴族少爺身份,把奴婢們看成是和自己有同等社會地位的 ,這與儒家等級觀念大相徑庭。 他也主張貧富平等。在充滿財勢觀念的賈府里,賈寶玉絕不像其他人一樣嫌貧愛富 他意識到了人和人之間的不平等是貧富和財勢的差別所造成的。他覺察到他和秦鐘之間所以不能早日建立友誼,是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著貧富等級差別,自己比秦鐘富貴。因此,他認為富貴“真真把人荼毒了”。這種認識接近西歐啟蒙主義思想家盧梭的認識高度。盧梭就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是財產(chǎn)分配不平等造成的。賈寶玉對貧賤的鄉(xiāng)下老太婆劉姥姥的態(tài)度令人感動。大家都戲弄她,連林黛玉也嘲笑她是“牛”,唯有寶玉尊重她,建議劉姥姥當香頭,增加收入,要來妙玉的成窯茶杯,送給她賣錢度日,對農(nóng)民的艱難生活寄與深刻的同情。 《紅樓夢》的民主意識是對明末進步思想家思想的繼承和發(fā)揚,從該小說的思想內(nèi)容中,我們確是處處可以看到前面所提眾多先進大師的影子。賈寶玉的人性自由思想來源于李贄“重情”、“重私欲”、“重私心”的思想 ,也來源于晚明文人對自己欲望的強烈追求。并且,言情大師湯顯祖的人性論中“貴生”和“明復”的思想,直接影響了《紅樓夢》中賈寶玉尊重人性的思想。不僅如此,馮夢龍《三言》小說中賣油郎秦重對女性的尊重,與賈寶玉對女性的體貼又是何等的相似。 《紅樓夢》民主意識的特征,表面上主要表現(xiàn)為男女平等的層次上。歷史上沒有一個人像曹雪芹那樣那么細心全面地去發(fā)現(xiàn)和分析女性的美。賈寶玉尊重女性當然不是性愛心理的表現(xiàn)。他尊重女性的思想背景里面, 有著對所有弱者的同情以及對所有美好事物的贊美。不過,《紅樓夢》民主意識真正的特征,在于對人性的尊重。在賈寶玉的眼里,世法平等且人人應該是被尊重的,這就是使這部小說成為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品的原因。
〔參考文獻〕 湯顯祖《包禧宋儒語錄鈔釋序》。 《小倉山房文集》,廣文書局 ,1972. 卷 29。 曹雪芹《紅樓夢》,里仁書局 ,1984.488。 《論語》。 谷風《中國小說史略》。1987. 241。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ǎng)(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wǎng)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