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班早期閱讀教學 [摘 要]早期閱讀教育的關鍵是自主閱讀,自主閱讀是當今社會人們獲得成功的基礎。本文首先強調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意義,并對大班幼兒早期閱讀教學進行了闡述,認為大班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以練習表達、練習提問、自主講述等方面進行培養,實踐證明取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大班 早期閱讀 表達 提問 自主講述
萊斯莉•莫拉認為:學前兒童的早期閱讀行為起始于出生后的最初階段,他們通過聽和說獲得口頭語言的同時,開始發展起早期接觸書面語言的閱讀能力。早期閱讀教育的關鍵是自主閱讀,自主閱讀是當今社會人們獲得成功的基礎。擁有自主閱讀的核心能力:認讀文字,理解語言,流暢閱讀。這是養成反思、預期、質疑、假設等最基礎的認知技能的前提。因此“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當幼兒學會自主閱讀時,也將成為成功者。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對大班幼兒語言領域的要求也指出: (1)能主動、積極、專注地傾聽別人說話,基本理解他人講話的主要內容,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他人講話中的明顯變化。 (2)能圍繞某一主題用輪流的方式與他人交流,或有重點地講述,在集體面前說話時態度大方,能根據場合的需要調節自己的音量和語速。 (3)能夠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能講述自己熟悉的故事,語言比較完整、流暢,用詞比較準確。 (4)基本上能把握文學作品的主題和情感脈絡,初步感知文學作品語言和結構的藝術表現特點,開始接觸文學作品的語言結構方式。 (5)能夠根據文學作品提供的想象線索,聯系個人已有的經驗擴展想象,并創造性地進行表達。 (6)基本掌握看書和楔子的正確姿勢,能與同伴合作制作圖畫書。 (7)初步了解漢字的由來及同類漢字的認讀規律,在有趣的圖形練習中做好了寫字的準備。 因此,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應當重視培養學前兒童的早期閱讀能力,否則,將延誤兒童書面語言的學習。而大班的孩子已經過一段時間的集體常規、能力的培養,很快要升入小學進行正規系統的書面語言學習,學習的重點由以口頭語言為主改為以文字或符號為主。在這一特殊時期的早期閱讀應如何有效進行呢? 什么是早期閱讀?《綱要》的表述:“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它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的技能! 幼兒閱讀活動的一般順序:欣賞、復述、表達、提問、自主講述。前兩環節大班幼兒基本達到,而后三環節則是大班幼兒學習的重點。 一、練表達的方法:肢體語言、家園互動、環境交流 周兢提出,幼兒園早期閱讀的目標是:(1)提高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興趣(2)幫助幼兒初步認識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對應關系(3)幫助幼兒掌握早期閱讀的技能。簡單的講就是:感興趣、理解、運用。三者之間更是一種不斷循環的關系。 在第一次大班早期閱讀活動——“螞蟻飛上天”中,孩子們除了要理解并復述故事的情節、內容還需掌握形容詞“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由于理解力不夠、經驗缺乏的限制,孩子復述時常常用“美麗、漂亮”等詞取而代之。怎么辦呢?我先嘗試加入肢體語言,請小朋友模仿花盛開的的樣子。他們有的五指張開舉過頭頂學“太陽花”;有的雙手托腮學“小花”;有的學“牽;ā薄藙莞鞑幌嗤@就是千姿百態,講的是各種各樣不同的姿勢、樣子;在觀察圖中花的顏色:紅、黃、藍、紫……這就是五顏六色,講的是許多不同的顏色。以后,只要學花開放的樣子,他們就會講“千姿百態”;用手作出數字五、六,他們就會講“五顏六色”。回家后常常會冒出“我看見五顏六色的氣球”“玩具反斗城里有千姿百態的芭比娃娃”……句子。家長們欣喜不已,大加稱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自信都大大提高。而后的“尋找好朋友”的游戲(找近義詞)孩子自主、快樂地找出“五彩斑斕、姿態萬千……”并用好看的紙打印出來相互交流,也可以將自己想的、學的畫出來。學、說、練的良性循環從而形成。 二、練提問的方法:先回答再學問 早期閱讀活動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學會觀察、傾聽等習慣。只有多看才能積累豐富的翻閱圖書的經驗,學習掌握一般的翻閱圖書的方式和規則;讀懂圖書內容的經驗,學會看畫面人物表情、動作、背景以及串連起來發生的事件。 在幼兒園有專業的幼兒圖書館,每班有圖書角,更為了做好幼小銜接我們請每個孩子背上小書包,裝上自己喜歡的圖書。學會看書歌“先看封面想書名,再按頁碼依次看;看完左邊看右邊,看了上面看下面;一頁一頁翻著看,精彩故事在里面。”老師會提問:“這是什么?猜猜講的誰的故事?發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你最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使孩子知道書有封面,有封底,里面還有主編、編輯等內容,讓他了解書本的構成。同時在閱讀的時候教給孩子一定的技能,比如孩子可以通過他熟悉的字進行一定推斷,讓孩子按照一定的頁碼翻閱。當翻到某一頁,看不完書時,可以告訴孩子將自己制作的卡通書簽放到這一頁,方便以后再看。書看完時,讓孩子將書放在書架或者書包里。 我們常會發現孩子驚人的模仿性:學爸爸、學媽媽、學老師……久而久之,他們會自己問這一系列的問題,再鼓勵他們相互交流、自己回答,自主閱讀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 但中國古語也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即使是好吃的東西,也不能讓孩子吃飽撐著了。孩子閱讀上的心態也應該是這樣。閱讀要像飯一樣,讓孩子總是想著“吃”,而不是“吃飽”撐著了,再也不看了。每周去圖書館一次;閱讀角活動每次四、五人;每天一位小老師……讓閱讀成為獎勵,成為孩子向往的事情。 三、練自主講述的方法:多樣的游戲 幼兒最喜歡的學習既是游戲,只有游戲的形式不會給幼兒任何的壓力。而孩子在閱讀上投入的精力越多,解讀出來的東西就越多。 記得《百家講壇》中有個專家提出“讀圖時代”,說現在的閱讀需要閱讀大量的圖標和符號,圖表比人會說話。如果一個人會讀圖的話,他會吸收更多的信息。 如果一幅圖在沒有文字注釋的情況下,孩子會有無數的故事可以講出來。那么太早給孩子看有文字的書是不是會讓孩子失去想象的空間呢? 在去年幼兒期末測評時,孩子早期閱讀的情況可謂極差,不是小錄音機就是小讀報機。只會機械的復述,沒有想象、創造。這學期,針對這些現象我們加入了很多的優質繪本書;減慢了學習進度,兩周一個主題;加大自主講述游戲。如:七拼八湊(三四個孩子一組,每人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地點、動物、天氣,拼成一幅圖?赡芎芑、錯亂,但要集體商量將成一個故事);大家來找茬(同樣的主人公、地點、天氣,不同的表情,嘗試講述完整連貫的情節內容);你講我找(教師或能力強的幼兒講故事,幼兒把圖按序擺好);我是小作家(自制圖書后交流、閱讀)…… 當幼兒在一起各自發表和解釋自己的閱讀行為時,一方面讓幼兒有效地整理自己的閱讀思維,另一方面可以讓同伴學習他們的閱讀經驗,揚長補短,潛移默化地在閱讀交流種提升他們自主閱讀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幼兒交往能力和傾聽、傾訴地能力,并避免在閱讀活動中強化識字、強化按固定模式進行閱讀而導致地幼兒思維呆滯,想象力缺乏的弊端。 總之,早期閱讀教育的關鍵即自主閱讀。 我們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目標有:積極閱讀的興趣,良好閱讀的習慣,自主閱讀的能力。一般途徑包括: 第一,閱讀內容與新課程相結合。 第二,教師預設閱讀活動與幼兒自主選擇閱讀相結合。 第三,閱讀智能發展與其它智能發展相結合。 第四,閱讀內容與綜合素質提高相結合。 通過以上多種途徑,再配上教師的合理指導:設疑——自主探究——交流反饋——情境歸納,幼兒將自然順著:看思結合——質疑釋疑——符號轉換——假設與想象的發展過程,養成反思、預期、質疑、假設等最基礎的認知技能
參考文獻 1、周兢《論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0-11-1第一版 2、劉振民《正確認識幼兒早期閱讀》《魅力中國》2009年第1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