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535
淺談幼兒的攻擊行為
[摘 要]攻擊行為是兒童、青少年乃至部分成人身上常見的一種比較典型的社會行為,幼兒是兒童,更多的表現為具有攻擊行為。我們作為老師如果能夠了解幼兒攻擊行為產生的原因并及時加以干預,就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克服這方面的沖動,糾正其行為。
[關鍵詞] 幼兒 攻擊行為 產生原因 糾正策略
攻擊行為(Aggression)是指任何有目的地傷害他人(或其他生物)的行為,而被傷害者則試圖回避這種行為。(Coie & Dodge,1998)[ 彭華茂主講:《兒童社會性發展與教育》,XX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教學用書,2004版,第40頁。]。一般來說,幼兒攻擊行為是指幼兒較頻繁、較嚴重地指向他人或物體的身體或言語的攻擊表現。而在幼兒園里,很多孩子在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總會和同伴發生爭執,產生小的摩擦,從而產生一些不友好的攻擊行為,最常見的表現如(身體攻擊)打人、推人、咬人、搶奪;(言語攻擊)說臟話、罵人。這些都是幼兒最常見的行為問題。 有攻擊性的幼兒不但給他人和整個班級帶來不好的影響,而且也影響到幼兒自身的發展,攻擊行為較多的孩子一般與同伴的關系就較差,得不到同伴的接納和認可,也成為教師眼中不受歡迎的人。如果幼兒長期生活在這樣一種消極的環境中,其身心發展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是我們老師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么造成幼兒攻擊行為的原因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來糾正孩子的這些攻擊行為呢?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