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520
淺談幼兒的心理健康—如何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摘要]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美國兒童心理治療專家霍夫曼指出:當家長的須關注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心理,一旦發現,應盡早幫助克服和糾正,以避免隨年齡的增長最終形成自卑性格。國內一些心理學家曾測量了140名4—12歲兒童的智力水平,發現智能好的兒童自信心都比較強。自信心總是與主動、獨立、創新、勇敢、堅強、樂觀等健康心理相聯系,而缺乏信心或自卑感則常是與被動、依賴、怯懦、軟弱、憂郁等消極心理相聯系。因此,自信心是兒童發展的推動力和調節力,培養自信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標與內容。
[關鍵詞] 幼兒 引導 自信 成功
所謂自卑是指一個人嚴重缺乏自信,他們常常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或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常用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具體體現在遇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辦起事來愛前思后想,總怕把事情辦錯被人譏笑,且缺乏毅力,遇到困難畏縮不前。說得直接一點,也就是自我評價過低,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種人格上的缺陷,一種失去平衡的行為狀態。自卑常以一種消極的防御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妒忌、猜疑、羞怯、孤僻、遷怒、自欺欺人、拒絕交朋結友、自暴自棄、回避競爭競賽、焦慮等。自卑使人變得十分敏感,經不起任何刺激。一個孩子如果被自卑心理所籠罩,其身心發展及交往能力將受到嚴重的束縛,聰明才智也得不到正常的發揮,而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