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457
利用幼兒園自然環境養成幼兒的環保行為
[摘 要]為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與行為,可以讓師生共同參與,尋找創設幼兒園自然環境的基本元素,形成具有幼兒園特色的自然環境,并挖掘自然環境的教育價值。同時,可以通過種植飼養活動,培養幼兒親自然的情感;通過主題探索活動,促進幼兒環保行為的“內化”;通過幼兒的一日生活,改善幼兒的日常行為;增強幼兒的環保情感及行為。 [關鍵詞]:自然環境,幼兒,環境教育。 一直以來,許多幼兒教師把環保教育等同于環境的保護教育,在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時教育方法枯燥單調,導致幼兒對環保的“知”和“行”明顯脫節,環保教育在許多幼兒園成為一種形式教育、口號教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認為,幼兒園的環保教育不應只停留在不亂扔垃圾、不亂吐痰等一些外在行為上,更為重要的是讓幼兒通過對大自然的探索和體驗,能關注、喜愛并善待身邊的自然環境,從小成為大自然的親密探究者。在自然、人與社會相互作用的關系中,人是一個核心因子,因此開展幼兒園環保教育,應以幼兒為中心,推動個體社會化,為幼兒構建一個人生的生態網。當前國際環境教育正由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環境、掌握解決環境問題的知識和技術,向促進人們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提高有效參與性的技能方向轉變。[1]因此,幼兒園環保教育應不局限于環境中孤立事實的認識,而要教給孩子一種思考的方式和觀察的方法,以情感教育為核心,并與幼兒的個性發展有機結合。 一、“小眼睛里大世界”—師生參與,創設有教育價值的大環境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