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845
論幼兒自閉癥及有效治療[摘 要] 自閉癥是一種多發生在嬰兒時期的特殊的身心發育障礙性疾病,自閉癥對于幼兒存在較難與他人溝通交流、建立關系的影響。而早期干預對于自閉癥幼兒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幼兒逐漸走出孤獨,迎接陽光,像一個正常孩子那樣成長。本文提出積極鼓勵體驗成功、以正常行為代替異常行為、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建立依戀關系、提出明確要求等有效干預策略,希望可以使自閉癥幼兒逐漸擺脫陰影,體驗成功,健康成長。[關鍵詞] 兒童自閉癥 交流障礙 教育及治療 “自閉癥”又叫“孤獨癥”,“孤獨”,是人們在描述常人的性格特征時常用到的一個詞匯,有時候也說成“孤僻”。顧名思義,作為描述一種性格特征的“孤獨”,它會帶來不善言談、不善交際、喜歡獨處的行為習慣。而“自閉癥”只是借用了孤獨性格的某種外在表現形式,卻與性格孤獨有了完全不同的內在含義。“自閉癥”是一種畸形的極端自我迷戀,極端的自我封閉,極端的自我中心化,正是這種太過明顯的關注自我的心理傾向,導致了在自我與外界之間平衡功能的喪失,因而無法建立正常的人際溝通行為。這是一種不能被患者自覺意識的“孤獨”,它的結果是人的社會功能的喪失,正是從這個角度上說,“自閉癥”是一種心理學意義的命名。 一、自閉癥的概念 自閉癥又叫孤獨癥,被歸類為一種由于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多發生在嬰兒時期的一種特殊的身心發育障礙性疾病。交流障礙、語言障礙和刻板行為,是孤獨癥的三個主要癥狀,約3/4的孤獨癥患兒表現為智力低下。在我國,孤獨癥患者最保守估計達180萬人,其中孤獨癥兒童至少50萬。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都認為孤獨癥病因不明,無藥可醫,是一種終生帶癥的殘疾。有調查顯示:我國孤獨癥兒童的最終歸宿大都是放在精神病院、寄養所或鎖在家里,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二、自閉癥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自閉癥的孩子沒有正常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不能與人正常的溝通交往,對于孩子來說不僅學習上而且生活上也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患自閉癥的孩子,語言交流非常落后,不能主動與他人交往,喜歡獨來獨往,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有很強烈的偏執,喜歡用自己的身體去探索事物。他們甚至會有很不恰當的情感行為,喜歡表現出與他人“唱反調”的行為,這也正反映了自閉癥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薄弱,他們不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與他人溝通,甚至他們往往會忽視掉周圍的人甚至父母。 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天,老師從無數父母手中接過了哇哇大哭的孩子,這些孩子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這樣一個小社會,開始他們人生最初的集體生活。但有一個叫云云的孩子吸引了老師的注意,父母帶他過來后,他直接掙脫了媽媽的手,走到圖書角翻閱起了書籍,而當他的父母跟他說“再見”時,云云的臉上也沒有任何的反映,和其他孩子相比顯得那么格格不入。之后的日子里,老師漸漸發現,云云只會重復幾句“不要”,“不吃”等簡單的語句。云云還經常會用自己的身體去撞擊“娃娃家”的模具等,顯得異常的興奮。當所有小朋友開心的跟著老師說“一二三,坐坐好。”時,云云則在一旁大聲的說“不坐好。”當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排隊、學本領等一切集體活動時,云云則一直坐在地上翻看不同的書籍。其他班的任課老師也經常反映,云云總是會跑去他們班翻看書籍,在他心里并沒有自己是某個班的小朋友的意識,不像其他幼兒對自己的班級對自己的老師有著強烈的依賴。三、自閉癥幼兒的癥狀(一)社會交流障礙。一般表現為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親之間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