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429
論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的通力協作。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兒童最初是在家庭中接受早期教育的,家庭的物質生活、社會交往,尤其是父母的思想行為、是非愛憎,及有意識的指導,會給兒童心理發展以深刻而持久的影響。但是,我國單親家庭的數目近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所以,作為孩子第一任教師的單親父母,要充分認識到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做好孩子的指導者和領路人,為孩子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不同類型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子女的心理健康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我們必須對此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對策。溺愛型 溺愛型是一種需要否定的教養模式。愛孩子是人類的天性,孩子需要愛。但這類父母首先應當認識愛與溺愛之間的區別。如果可以使他將來發展成身心健康的人,即使這種行為看來是冷淡甚至是“殘酷”的,實際上也是愛。反過來,如果性足以妨礙健全人格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獲得,那么,即使看上去實際上就是溺愛了。 還有就是因為父母離異的孩子,父母對子女過分寵愛,百依百順無原則的滿足子女生活、娛樂的一切要求和欲望,事事包辦,處處袒護的家庭教養方式也為溺愛的教養方式。 持這種教養態度的父母要注意:對孩子應當嚴格要求,要把孩子放在恰當的位置上。不要太關心孩子,隨時問他這樣那樣;不要太親近孩子,讓孩子充分自由地活動;不要給孩子一切他想要的東西,孩子從小應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不要過于夸獎孩子。 1、主要表現 ①讓孩子在家庭中處于特殊地位,將其視為中心人物。②無條件地滿足幼兒無限制的物質的物質欲望。③推脫或免除孩子應當完成的家庭內外的義務。④對于孩子的言行沒有嚴格的要求和必要的的約束,對其不正確的思想觀點和要求無原則的遷就。⑤寬容和袒護孩子的弱點和錯誤。⑥反對或拒絕別人對自己孩子正確的批評。 2、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這種教養方式是孩子是去了正常的、積極地、自由發揮的個性。幼兒常表現為依賴、專橫、懦弱、任性、驕傲、嫉妒、情緒不穩定、無責任感。這種嬌生慣養的單親家庭首先會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具有自私、任性、放縱的壞習慣。另外,還可能形成蠻不講理、霸道的壞脾氣。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侵蝕,情緒不穩定,狹隘、過度自傲或自卑,意志薄弱,缺乏自信,交際困難以及軟弱無能。容易形成驕橫、任性、執拗的性格或者依賴、懦弱、自卑的性格。當孩子長大成人面臨與其家庭提供給他的環境迥然不同時,則無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而缺乏信心,灰心、失望而導致失敗。這種個性心理特征熄滅了孩子的創造欲望,處處需要別人的指點與幫助,沒有開拓精神,智力發展也會受到限制。同時,子女經不起風雨,也受不了打擊,更不能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自信的心理品質;還會產生膽小、不合群、自理能力差、以自我為中心;但優越感強的心理特點。專斷型 專斷型的教養方法塑造了孩子逆反心理極強的反社會人格,是完全不可取的。前些年人民網、人民法院網等媒體評選的“2003年全國十大刑事案件”,第一大案是連奪17條人命的黃勇殺人案。在黃勇的成長經歷中,缺乏人生導師的引導,他就象荒原里的一棵野草,固執地自顧自地成長。黃勇性格孤僻,因為倔強而常挨父親的打罵,父子關系非常緊張。專斷型的教養方式使黃勇的心理問題日趨嚴重,最終形成了反社會人格。所以,加強民主意識是這類父母提高教養質量的當務之急,只有在民主的氣氛中,家長的教育才能得到心悅誠服的接受。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