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7929
陳鶴琴幼兒教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摘要】:陳鶴琴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是我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他在以長子為觀察對象進行長期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吸收西方的有關教育思想,總結出了兒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兒童觀。研究中國二十世紀初幼兒教育的主要問題,創建南京鼓樓幼稚園進行了幼稚園教育教學研究,提出了發展幼兒教育的主張,最終形成了幼兒教育思想。在我國幼兒教育不斷發展,幼教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陳鶴琴的幼兒教育思想對我國發展幼兒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陳鶴琴 兒童 幼兒教育思想 現實意義
一、陳鶴琴情況簡介 陳鶴琴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是我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享有“中國幼教之父”、“中國的福祿貝爾”的美譽。1923年,陳鶴琴在南京創辦了我國第一所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為了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中國化、科學化的幼兒教育,他以自己的長子為觀察研究的對象,最早在我國提倡以觀察實驗的方法研究兒童心理的發展。陳鶴琴認為教育應該以心理學為基礎,同時引進了西方其他兒童心理學的先進理論和科學研究方法。在實際觀察研究的事實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幼兒教育思想。陳鶴琴認為對兒童進行教育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兒童心理,即在科學的兒童心理學的指導下進行教育。而陳鶴琴也恰恰是在其兒童心理學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實踐后,逐漸形成了自己嶄新的兒童觀,再進而建立了自己獨特且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幼兒教育思想。因此,我們要研究陳鶴琴的幼兒教育思想就必須了解他的兒童心理學。 二、陳鶴琴的兒童心理學 (一)陳鶴琴研究的兒童心理主要有七個特點:好游戲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歡成功的、喜歡野外生活的、喜歡合群的、喜歡稱贊的。 1、陳鶴琴認為“兒童好游戲是天然的傾向。近世教育利用這種活潑的動作,以發展兒童之個性與造就社會之良好分子。幼稚教育,根據游戲動作的地方格外來得多”。游戲是一種自然的、兒童感興趣的、活潑的動作,所以兒童在游戲中能身體放松,舒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對于身體發展不無裨益。在游戲中兒童也能學習誠實、相互合作的品德,因此游戲還可以培養兒童的高尚道德。在陳鶴琴看來,游戲具有很好的價值,而且兒童又是以游戲為生活的,兒童生來好玩,所以我們應該給兒童充分的機會,使他們獲得完美游戲的生活。但是幼兒所喜歡的未必是我們成人所喜歡的,同樣我們成人所喜歡的也未必是幼兒所樂意的,所以我們應當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的游戲。另外我們也可以根據兒童喜歡游戲的心理,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游戲是一種符合兒童心理的教育途徑。 2、好模仿也是兒童的一大特點。兒童喜歡模仿,言語、習慣、技能等都可以經模仿獲得。但是兒童模仿是毫無選擇性的。在兒童期,一般的善惡觀念、是非觀念都很淡薄,所以在模仿時,兒童無法辨別被模仿的對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所以學校可以根據兒童愛模仿的心態去創造一些場景或環境,讓兒童去模仿,去學習。同時做教師的一定要“以身作則”,一舉一動都要為孩子考慮,學校的環境也要盡量純美。所以我們要創造好的并能引起兒童模仿興趣的對象供他們模仿,以引出他們的學習動機,進而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3、好奇心也是兒童的天性之一。陳鶴琴說“好奇心是兒童學問之門徑,吾人不可不注意,不得不利用它的”。好問是兒童好奇心的一種重要表現,兒童的好問在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有什么重要意義呢?對于這一點,陳鶴琴給出了三條結論:“第一,從問句可以知道兒童的知識和經驗。”如果兒童問的是“是什么”的問題,那就表明兒童的知識和經驗還很缺乏;如果兒童問的是“有什么用處”的問題時,就表明兒童已經知道了東西是什么,這時的知識和經驗已經豐富起來。“第二,由問句可以看出兒童的興趣。”兒童問什么就表明兒童對所問事物感興趣,教師就可以針對兒童的興趣施教,而不會盲目教給兒童不感興趣的東西,導致兒童對學習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