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002
幼兒京劇特色教育探索新思維[摘 要]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京劇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它對于陶冶孩子審美情趣、培養孩子愛家鄉、愛祖國情感具有獨特作用。但幼兒京劇教學需要考慮不同地域不同幼兒特點,關注幼兒的認知領域與身心的協調、健康的發展,而通過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展開豐富的藝術活動和開放展示平臺,就能激發和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關鍵詞] 戲曲教育 園本教育 京劇教育 一、幼兒園戲曲教學的背景、意義和基本方法 戲曲不是外在于我們生活的“高山流水”,而是源于一定地域和歷史人文環境的產物。戲曲中不少小調,直接來源于人們的生產勞動和生活過程,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戲曲是在華夏數千年豐饒文明的沃土上生長、開花、結果的藝術奇葩,是世界藝術皇冠上的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中國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傳統的文化瑰寶,而且很多戲曲都反映了鮮活的歷史文化、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它對于陶冶孩子審美情趣、培養孩子愛家鄉、愛祖國情感具有獨特作用。 然而,無論理論研究還是教育實踐,幼兒戲曲啟蒙教育問題并沒有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人們面對傳統戲曲一天天走向萎縮的現狀,往往想到的是如何將傳統戲曲現代化,卻沒有想到讓我們的兒童在幼兒園的時候就受到傳統戲曲的熏陶。再加上國戲曲劇種繁多,唱腔復雜,題材都趨于成人化,直接引用戲曲的原有題材作為幼兒戲曲啟蒙教育的教材往往會使幼兒感到深奧、枯燥、不易理解,這樣就需要教育者對繁多的戲曲進行篩選、改編。而這對教師應具備的戲曲欣賞、表演等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因此,為了使幼兒的戲曲教學中的創造性、積極性及教師的創造能力都得到充分地發揮,大多數教師在戲曲教育過程中充分運用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種心理因素,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適當的戲曲片斷,利用戲曲優美的旋律,循序漸進地引導兒童對戲曲進行欣賞、模仿、表演的活動過程。在活動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幼兒初步學會欣賞、演唱和表演,激發幼兒對戲曲藝術的興趣,提高幼兒對戲曲藝術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然而,囿于教學方法的單一和教學時間的局促,戲曲教育在各地幼兒教育中的實際效果卻打了許多折扣。為了取得真正的實效,我園決定把戲曲教育作為具有園本特色的教育形式,并最終以京劇特色教育作為突破口,尋找戲曲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二、我園戲曲教學的背景、意義和基本方法新《綱要》幼兒藝術教育強調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我們玉祁鎮是省文化廳命名的錫劇之鄉、文化大鎮,鎮里的社區戲曲協會、群英樂團、紅花劇團的精彩表演曾多次獲獎,我園的戲曲類節目也多次獲得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