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182
談談如何提高幼兒創作繪畫的能力
[內容摘要]:眾所周知,繪畫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培養幼兒想象力及創造力的有效途徑。在日常的繪畫過程中,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各種有利于他們繪畫創作的環境,不能忽視了幼兒對繪畫的觀察和體會,讓幼兒錯失想象和創造的好機會,繪畫是幼兒表現自我,創造世界的一種有效語言,教師只有不斷地培養幼兒在繪畫方面的自主性,尊重幼兒的創造性,孩子就會大膽、自信的描繪出絢麗多彩的世界。[關鍵詞]觀察 創造性 自主性 描繪 滲透 獨創 想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注意到孩子剛剛能握筆,就喜歡在墻上、紙上、地上胡亂涂鴉,他們幾乎是反復涂抹一些誰也辨認不出的線條、符號。但他們畫得非常投入,對自己的杰作顯得非常興奮自得,這種發現對他們來說是多么美妙。幼兒到了3、4歲,開始用符號圖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紙上表現出對美好的情感去想象、加工、聯結。畫面天真爛漫,有時表現似乎并不實際,可以說幼兒天生就具有獨特的創造力。的確,在幼兒繪畫教學中,教學的目的并不是非要培育一個個小畫家,而應當是讓畫中的線條、色彩成為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情感的另一種語言。那么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更大地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呢? 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設計不同的課程,逐步培養幼兒的繪畫能力。 由于受到年齡、水平的限制,有時幼兒雖有相關主題的豐富生活經驗,但經常不能順利地反映出來,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啟發、誘導,通過創設相應的繪畫表現的情境或提供范例、圖片,幫助他們回憶、再現相關經驗,以促成幼兒的順利表 。 在幼兒上小班的時候,采用畫線、點圓、拼貼畫、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逐步讓幼兒對繪畫感興趣。 在幼兒上中班的時候,則運用寓言知識于興趣之中的游戲方式,通過閱讀小故事,根據體驗繪畫,依據孩子的生活體驗來描繪使自己感動的事情,通過各種角度觀察對象,并描繪出自己的感覺。 在幼兒上大班的時候,則轉變為采用不同形狀的紙進行游戲表現,加深幼兒對形狀的認識,按照自己的構思故事作畫,擴展游戲范圍,并以此作為表達的題材,描繪自己熱衷欣賞的事物。 在對幼兒進行引導前,教師必須有自己的計劃,確定相應的策略,為幼兒創造寬松的創作、提問、討論的機會,教師應認真了解幼兒的表現意圖與可能發生的表現困難,結合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有效的幫助。重點要鼓勵能力弱、有表現障礙的幼兒。對于合作作畫,教師要關注幼兒之間的交流與討論,適時地為幼兒提供幫助。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