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184
如何組織幼兒園有效的主題活動[摘 要]主題教學在乎的是幼兒自身的經驗和興趣,更在乎的是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能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學習共同生活和自由地表現、表達,真正的體現以幼兒為主題,培養幼兒的主題意識;真正在主題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個性和團隊精神;真正在探索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興趣、健全的人格,開發幼兒的潛能;體現以幼兒的發展為本;值得我們大膽去探索與實施的,因為它順應了世界教育改革、我國教育改革的潮流。在主題實施過程中幼兒、教師、家長共同學習,構建了一支學習型的團隊;也打造了學習型的學校、家庭和社區,體現和諧、合作、友好的團隊精神。 [關鍵詞] 選題 資源共享 以人為本 一、課題的提出 (一)、教育課程改革的大勢所趨。 主題教學課程模式在幼兒園普遍運用已有多年了,相對于傳統的分科教學來說,主題活動更具系統性。它取材立足于幼兒的知識水平和生活實際,接近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充分重視了幼兒的主體作用的發揮;而且還破單一的集體教學的組織形式,允許幼兒分組討論學習,這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而如今幼兒園的教師都會運用現有教科書上的現有主題網絡來開展幼兒主題活動,忽略了本土性或者本班幼兒的知識水平及興趣點,將別人做過的主題過程來教給孩子,忽略了師生既是學習情境的組織者,又是學習情境中的共同探討者,因此主題的生成也是在幼兒園有效求地開展至關重要。 (二) 受到國際先進幼教理論和模式的影響。 針對傳統分科教學的弊端,多元智能理論的研究者和幼兒教育的實踐者探索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主題教學。主題教學強調“為了理解而教”,其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調“通過多元而教”,提倡“個別化教育”。對于讓3-6歲幼兒“理解”過程,更注重讓他們去感受,形式的多樣化,趣味化,有效地引導都需要老師去推敲,可見教師要具備相當的和隨機教育能力;“個別化教育”不能是一種口號,他需要老師極具靈敏的分析力,采取相應的教育模式。凡是與主題相關的各種知識,要通過親自動手活動和積極提問,教給每一位兒童。與主題有關的不同活動要反映不同的課程方向和不同的兒童參與模式。每位兒童都有不只一次和用多種方法接觸同一內容的機會,由此可見,主題活動的開展非常適合3—6歲兒童的感知需要的發展。因此,如何組織幼兒園有效的主題活動它關系到幼兒的身心發展。 (三) 借鑒小學低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生活”課程。 幼兒園的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幼小銜接”,小學低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生活”課程是克服我國教育弊端,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強調構建以學會認知、做事、合作和生存四大支柱為核心的教育目標觀應為當務之急。而幼兒園主題教學的開展模式正是由孩子在認知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和共同合作得出經驗知識的過程,可見幼兒園的主題教學與其有相得益彰的作用,由此可見主題教學,它是一種“活教育”,單純地開始,結束無法體現其的價值,它注重的是過程中的探索,嘗試,哪怕是失敗,因此如何使幼兒園主題活動有效的開展值得研究。二、研究步驟(一)、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預設、生成適合本園教學的綜合主題活動內容 采取選擇——整合——生成的策略,以現行的幼兒園課程指導、建構式課程、幼兒園園本課程三結合的方式,通過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拓展主題內容,加上師幼共同構建的主題活動,實現課程有機整合,使課程更具廣闊的背景和多元觀點的支持。 1、主題開始階段。 主題的形成不是來源于老師,而是通過教師提供機會,尊重幼兒自主游戲的活動權。教師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游戲活動機會,給幼兒進行探索的機會,產生問題的機會,引發幼兒自己確立主題。如:現在很多商品都有商標,孩子偶爾發現商標上有圖文,而這些圖文中蘊含了許多知識,“有趣的商標”主題就形成了。 當主題確立以后,幼兒通過自主探究與主動發現,產生了新的領悟,從而得出他們認為的結論之后,我要在觀察他們對這一主題產生的反應,提供讓幼兒進一步探究的欲望,進一步思考,預設教育目標。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