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520
減輕幼兒分離焦慮的策略研究[摘要] 分離焦慮是指失去安全感而形成的煩躁、憂傷、緊張、恐慌、不安等情緒,是一種情緒效應。剛上幼兒園的幼兒普遍存在這種焦慮情緒,但是他們表現的方式各部相同,有暴躁型、波動型、戀親型、憂郁型。解決孩子分離焦慮針對不同孩子,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我們要體諒孩子的心理感受,了解孩子不同的情緒反應,針對焦慮的強弱程度,分階段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幫助幼兒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促進孩子們健康地成長。[關鍵詞] 分離焦慮 情緒效應 金秋九月,應該是天氣舒爽,心情暢快的好時月,但是在幼兒園里卻迎來了又一批孩子焦慮的哭鬧聲,這是由分離焦慮所致。分離焦慮實際上是離開主要依戀者,失去了安全感。一個人第一次獨自接觸陌生人的時候,就是上幼兒園的第一天,這時候他們丟失了所有的安全感,表現得十分恐懼、焦慮。只能用自己最強烈而又無助的表達方式——哭,來反映。面對這樣的哭鬧,老師們發愁,家長們傷心,于是乎幼兒園里大家都盼著,盼著這個九月能夠匆匆地結束,還大家一個清靜。 “這么多哭鬧的孩子……有什么辦法?”,人們總會問經驗豐富的老師這樣一個問題:回答是:“沒什么辦法,怎么讓他不哭就怎么辦。”當然我們不能誤解,是不擇手段地讓孩子停止哭,而是說明方法是多種多樣、靈活變化的。 如何減輕幼兒分離焦慮是我們共同關心的問題。其實,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這個新的環境里,能重新找到安全與關注,那么他就會相信這個社會是可靠的,沒有依戀人時刻陪伴他也是安全的,也有人關注他,也就順利地渡過了分離焦慮期,建立勇敢、積極、自信的品質。反之,分離焦慮就會跟隨人很長時間,只要遇到不順利就想回到自己家人身邊,形成懦弱、消極、自卑的品質。這種品質不僅對幼兒階段,對整個人生都會有影響。因此,我們要認識到順利渡過分離焦慮期的重要性,把握幼兒分離焦慮的特點,努力尋求減輕幼兒分離焦慮的策略,促進幼兒健康地成長。 一、分離焦慮期幼兒的不同類型及其特點 分離焦慮是指失去安全感而形成的煩躁、憂傷、緊張、恐慌、不安等情緒。它作為一種情緒效應,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從實踐來看,剛入園時,每個孩子都有分離焦慮,都會哭,但是哭的方式和時間長短,會各不相同,這就說明,不同類型的孩子對分離焦慮產生的情緒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可以把處于分離焦慮期的孩子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1、暴躁型 一般脾氣急躁,但他們比較爽快、干脆,孩子的適應能力較強,鬧過之后很快能平靜下來。表現為:入園第一天,老師從家人手中接過他時,他就又哭又跳的,還用小腳踢老師呢!然而半小時不到,就安靜下來了,并且沒有反復的現象。 2、波動型 一般較情緒化,容易被新的環境所吸引,但時間不長就想回家了。如:入園第一天,媽媽帶她來園時,她并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哭哭啼啼,而是好奇地玩起桌上的積木,然后東走走,西看看,過了一段時間,她覺得幼兒園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樣好玩,于是剛才那甜甜的笑容頓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卻是哭著要回家。 3、戀親型獨立性較差,一般在家都得到父母和長輩過分的寵愛,他們極不愿意離開朝夕相處的親人。原因之一是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很難獨立地過集體生活。如:有的孩子第一天來園,未進班就哭得像個淚人似的,緊緊摟著媽媽的脖子,媽媽也不放心的樣子,對她說“你別哭,我再陪你一會兒。”此時,她的哭聲稍稍停息,當她媽媽看她不哭準備離開幼兒園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