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506
從提問策略談語言教學的有效性[摘 要] 提問能引發幼兒的思考,幫助幼兒在活動中對活動目標的感知和理解。因為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如果教師沒有充分了解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獲得的背景知識經驗,而無法激活孩子的說話和表現欲望,從而變成了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或是提出的問題雖然引發了幼兒積極的討論,卻因為缺乏臨場追問策略,偏離了語言活動目標,師生成了無交點的兩條平行線。[關鍵詞] 含義 有效性 提問
根據新《綱要》強調:要讓孩子在體驗中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周圍事物及環境的想法與感受,并能與小伙伴和老師分享。因此,幼兒園老師如何設計、總結、提高師生間的對話質量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這也是保證“語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為提問是教師根據語言教學活動目標,向幼兒提出問題,促進幼兒積極思維,檢查幼兒的活動,實現活動目標的一種重要的指導方法。提問能引發幼兒的思考,幫助幼兒在活動中對活動目標的感知和理解。由此可見,問題的提出,好比汽車的發動機,只有運用得當,才能挖掘潛能,發出巨大的能量。 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離不開幼兒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和他們的興趣也是離不開的。在設計一節語言活動時,教師雖然絞盡腦汁設計提問,但由于沒有充分了解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獲得的背景知識經驗,而無法激活孩子的說話和表現欲望,從而變成了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或是提出的問題雖然引發了幼兒積極的討論,卻因為缺乏臨場追問策略,偏離了語言活動目標,師生成了無交點的兩條平行線。孩子對幼兒園相互間大多都不夠了解,更不要說讓他們討論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了,只有極少數的孩子念過小小班,也都沉浸在滑滑梯的樂趣中,對于日常生活中的晨鍛、主題活動、游戲、午餐、午睡等環節沒有清晰的概念。既然對幼兒園的生活沒有足夠的體驗,又怎么能讓他們激情洋溢地快樂分享和討論呢?于是,我就從孩子們所說的那些最喜歡的事開始接近他們,和他們一起玩滑滑梯、開火車、做游戲,讓他們多多的快樂體驗,并在來園時積極消滅哭聲;在晨鍛時與他們迎著太陽公公一起做早操;在用餐時介紹不同食物的豐富營養,當孩子們積累了足夠的快樂體驗時,我再回憶這節集體活動,當然就有了這些聰明“小鬼”積極的回應,快樂的對話。而我的活動目標也在愉快的對話中順利地完成了。提問的目的在于引起孩子們的積極討論和用心思考,它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視。所以教師常會為了一個好的過渡提問而冥思苦想,可見提問技巧的重要性。如何設計問題,實現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實踐中我是這樣嘗試的: 一、深入故事情境,循序漸進式提問。 幼兒都喜歡參加童話色彩濃厚、情境體驗較強的活動,雖然我們的課程安排的主題活動中有很多生成和預成活動皆來源于幼兒的生活,但是主題活動素材如果經過教師加工處理之后,更能將孩子們引入神奇、多彩的童話世界,也更適合幼兒。在提問過程中,也能夠讓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深入探究問題。 如:在開展主題活動“美麗的彩虹”時,我們帶孩子進入了一個故事的王國。活動一開始,教師點開大屏幕展示畫面——巨大而美麗的彩虹掛在天空中,同時教師驚喜的說“哇!好美的彩虹呀!”孩子們也睜大了眼睛贊嘆到“好美呀!”教師接著提問“彩虹像什么?”孩子們議論開了,有的說像大橋,有的說像絲帶,還有的說像滑滑梯。上述案例中,故事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它的意境——優美,明亮,溫馨。怎樣把握、突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