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355
論均衡營養與幼兒健康 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期,合理的營養對他們的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也為他們具有高度的活動能力和良好的學習效果提供了物質基礎。在這個時期,營養不良不但影響幼兒生長發育而且有礙于智力的發育和身心的健康。 一、幼兒健康對營養元素的要求 1、對蛋白質的要求 蛋白質是人體組織形成的重要物質基礎。在幼兒營養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處于生長發育時期,蛋白質的需求量較大。幼兒在飲食中需要足夠的蛋白質,幼兒越小所需的蛋白質比例就越大。而蛋白質在食物中主要存在于谷類食物、豆類食物、動物性食物中。牛奶、雞蛋等食物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最好每天都吃。還要注意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2、對維生素的要求 維生素對身體組織機能的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是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可以維持健康,促進生長發育和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缺乏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就會產生各種病癥。蔬菜和水果是食物中維生素的主要來源,甚至是唯一的來源。蔬菜主要分為深色蔬菜和淺色蔬菜。深色蔬菜有胡蘿卜、油菜、小白菜、芹菜、菠菜等,并且胡蘿卜素含量高,而且是幼兒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因此,幼兒吃蔬菜,應以深色蔬菜為主。淺色蔬菜有蘿卜、花菜、 卷心菜、大白菜等,也含有一些維生素C和礦物質,但不如深色蔬菜豐富。水果營養成分也淺色蔬菜相近,比如棗子、山楂、柑橘、柚子等水果,含維生素C極豐富。所以應安排幼兒多吃水果,但用水果代替蔬菜,這是不對的。 3、對熱量的要求 幼兒時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高峰階段。此時在形態和生理上都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各個器官發育逐漸成熟,特別是骨骼,肌肉細胞的增長較快,并且這個時期大多幼兒已經上幼兒園,每天會有一定的戶外活動和室內游戲,在用腦和運動方面的消耗較大。因此,在這個時期里,熱能的需要量也較高。提供熱量的食物主要是谷類、油脂和糖。谷類供給幼兒所需熱能的50%~60%,還可提供30%以上的蛋白質。幼兒期是髓鞘形成期,特別需要油脂類食物,往往有些人認為油脂類不易消化,易引起腹瀉,因而不敢多給幼兒吃。其實,如果油脂吃得太少,導致熱能不足,就只能依靠糖類來補充。這樣則會因吃甜食過多而引起偏食、蟲牙等不良后果,因此,幼兒不僅要吃動物油,還要多吃植物油,也可將花生醬、芝麻醬等加入幼兒的飲食中,以保證足夠的能量供應。 4、對碳水化合物的要求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意的能量來源。幼兒雖然不需要很多,但因正處在生長發育,有必要為其提供全面的營養,并保證營養素之間的平衡。 5、對礦物質的要求 礦物質對正值生長發育時期的少年兒童十分重要,尤其是鈣、鐵、鋅、磷的需要量相對較高。缺鋅會影響骨骼生長,而且會造成皮膚粗糙、色素沉著,并出現貧血等其他營養不良的現象。這些幼兒長大后會出現性功能低下、第二性征發育不全等癥狀。因此,幼兒應常吃肝、魚、瘦肉及牡蠣和貝類等含鋅高且易吸收的動物性食物,來保證鋅的供給。鉻、釩、鈣、磷及維生素C、葉酸都對眼球發育有所影響。釩有抗拒鉻的作用,如果鉻與釩的比例下降會引起眼壓上升,從而形成近視。維生素C能促進鉻的吸收,增強睫狀肌的調節作用。維生素C還能使鞏膜堅固,使眼軸不變長,并降低血液PH值、減輕眼球壁擴張。鈣、磷代謝也也近視的形成有關,幼兒應補充足夠的鈣以確保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酵母鉻、鈣、鎂、鉀、鐵、鋅、硒等處于生命結合狀態,有利于吸收,特別是酵母鋅,作為生物鋅,無腸胃刺激,更易于吸收,對促進大腦發育起關鍵性作用。 二、幼兒營養健康的5大原則 1、營養素全面 幼兒營養是指幼兒身體吸收和利用營養的過程。營養不均衡和營養不良的孩子,無論是體能還是智力發育都會落后于營養狀況良好的孩子。而孩子的飲食結構直接決定了孩子的營養水平。幼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包含七大類: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水、纖維素,這些營養素必需從食物中獲取。所以,全面是營養好的第一原則。除母乳外,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提供幼兒所需的全部營養素。 2、食物種類多樣 現在很多母親為幼兒不好好吃飯、偏食、挑食、食量小、食量大而煩惱。應該給幼兒最大的食物選擇自由,強迫幼兒進食是造成幼兒吃飯難的首要原因;同時,幼兒吃某一種食物種類的多寡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吃多種多樣的食物。在每一類食品中,我們可以變換不同的品種、不同的花樣,只有多樣的食物才能保證營養元素的多樣化,可使營養更加全面,這就是營養好的第二原則。 3、營養比例均衡 盡管營養攝入全面,但攝入的營養素比例不均衡,同樣會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所以營養好的另一要點是營養均衡。任何食物都不存在絕對的好或絕對的壞,再好的食物如果食用過量也有危害,因此均衡的營養攝入是營養好的第三原則 4、食物盡量新鮮 新鮮是我們對飲食的一個很基本的要求,尤其對于腸胃功能和免疫系統還不完善的幼兒來講,新鮮的食物是必須的。吃天然新鮮的食物是營養好的第四原則。 5、健康基礎上的美味 從健康和養生角度來講,美味應該是少油、少糖、少鹽、少調劑品,采用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本身的營養素和天然味道的烹調。幼兒的味蕾非常敏感,不能給幼兒過度厚重口味的食品,這些重味的食品如果吃多了,就會對天然清淡的健康食品食不知味。所以,健康的美味是營養好的第五原則。 三、保持幼兒營養平衡 1、食物寒熱溫涼的平衡 根據天氣、食物品性、人的體質的反映不同,母親可以自己調整幼兒身體的平衡。比如,夏天喝綠豆湯,冬天吃羊肉,就是根據不同季節對食物四性平衡的考慮。幼兒受寒、感冒、流清鼻涕或者風涼肚痛就一定要用暖胃升火的生姜驅除寒氣。反之,如果幼兒因內熱而流鼻涕,應該用清熱去火的食物搭配來平衡體質。這樣一種辯證的思想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對幼兒的飲食更有指導性意義。 2、保持酸堿平衡酸堿平衡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平衡狀態之一。健康人體,包括幼兒,身體的酸堿度總是維持在7.35~7.45之間,呈現一種弱堿性的內穩態。超出這個范圍后,不管是偏酸,還是偏堿,都會導致亞健康,比如厭食、乏力、精神委靡等,嚴重的甚至會影響智力發育和身體的生長。當pH偏酸到7.2左右的時候最容易成為病毒的培養基,就是說最適合病毒生長。所以,愛生病的都是體質偏酸的幼兒。他們還容易出現易哭鬧、煩躁、吃睡都不好、易感冒、皮膚脆弱、抵抗力差、模仿能力和反應能力都比較差等情況;而體質偏堿性的幼兒吃、睡、玩相對規律,模仿能力、學習能力較強。營養學將食物分成兩大類:呈酸性食物和呈堿性食物。食物的酸堿性與本身的pH值無關,是指吃到肚子里代謝出來的產物到底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不必太過留意吃的是酸性食品還是堿性食品。從營養平衡的角度來說,幼兒在吃魚肉主食的時候也要適當吃蔬菜水果。酸性體質可以通過日常飲食調整成堿性體質。酸性食物包括:魚、肉、谷物等。在果蔬中,草莓、西紅柿、馬鈴薯、菠菜中含有草酸,和鈣結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